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在线特稿 | 媒体聚焦 | 图片报道 | 重要文章和评论 | 网谈·时评 | 相关背景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媒体聚焦 正文
   

从大海到陆地,从渔民到市民 舟山让渔民安居乐业
www.zjol.com.cn  2005年04月28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不仅“安居”,还要“乐业”

  难题:渔民下船上岸靠什么生活

  告别渔船,住进楼房,接下来就该好好想想怎样过上更好的日子了。随着一批批渔民下船上岸,渔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问题摆在了舟山人面前。渔民们大多从小以打鱼为生,文化程度低,培训难,大量渔民上岸,导致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幅度上升。没有专业技能,转移出来的渔民面临生存考验。

  破题:数据库+培训+招聘会=新工作

  舟山在全市范围建立劳动力动态管理网络,在这个遍及各乡镇、随时更新的网络系统中,不仅有最新的就业信息,全市渔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也统一录入数据库。为渔民提供求职、培训、就业证发放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为提高渔民素质,舟山去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57期,培训渔民24949人,并结合“推出百个培训工种、落实千名培训计划、千家单位现场参与、提供万个就业岗位”的市、县、乡镇三级劳动力交流大会。去年一年,舟山有1.3万余名渔民实现就业,其中七成以上都找到了稳定工作。

  感悟:学会技术不愁没饭吃

  来自嵊泗县枸杞乡的罗国平参加了政府的免费培训后,在舟山扬帆船厂找到一份工作,月收入1500元。他对记者说:“现在很多人都去考海员跑运输,我也想去试试。但我没什么文化,以后还要再参加几次培训。”

  罗国平的妻子和女儿在定海西峰水产有限公司上班,月收入均在1000元,罗妻告诉记者:“公司领导对我们这些转产渔民特别关心。春节不仅发的年货比本地员工多,还置办酒席,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这种待遇,本地员工可没得享受!”

  在舟山“暖促工程”城乡劳动力交流大会暨大型咨询服务援助活动,主会场所在地定海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参加交流大会。岑港镇委副书记张文追告诉记者:“我们镇上一共来了210人,由村干部和‘暖促’指导员带领。小到20岁出头,大到50多岁,大多是上岸渔民,有的人手中握着几本技能证书。”这一天普陀、岱山、嵊泗分会场的交流大会同时举行。一天里,初步达成用工意向2044人,接受培训报名1174人,132家提供咨询服务的单位进场设摊,接待咨询服务5248人次。

  舟山市政府副秘书长沈承宏说:“我们下一步的目标要达到两个‘至少’,至少一户人家有一个是赚钱的,一户人家都没有劳动能力的至少有一个人能拿到政府救济。”去年,舟山共调减国内捕捞渔船644艘,减少捕捞渔民3490人。目前,全市累计有4.2万名渔民实现从小岛向大岛迁居的战略转移。去年,舟山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32元,比上年增长15.9%,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是近1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市委书记张家盟点评

  渔民“转双”逐步实现“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和安居乐业的目的,完成渔民到工人的转变,而且吸引和带动更多的渔民自觉进城务工,有效推进渔民转产转业的进程。“暖促工程”帮助渔民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舟山更平安和谐。

前一页  [1]  [2]  [3]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胡轶笛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