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沃野种粮忙——浙江省春耕备耕新风扑面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0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的千里沃野是“新”的。
不仅仅是因为田野即将披上“新装”,更因为在春耕备耕时节涌现出了许多新气象。最直接的表现是,农民种粮积极性较前几年明显高涨;更深层次说,是我省着手进一步探索粮食稳定生产的长效机制。
伴着和煦的春风,记者近日深入田间地头,但见处处都是一派忙碌景象:全省早稻自南而北全面进入旺插。在上虞市葫芦村,种粮大户厉高中十分繁忙——今年,他又“吃”下了60多亩田,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18亩。据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预计比上年增长5.4%。
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是去年从中央到全省各级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效应的体现,也是对今年派发含金量更高的“大礼包”的回应。在台州,种粮大户拿到的每亩补贴比去年高10元。金华市则对市区所有种植早稻的农户实行普惠制,每亩补贴20元。我省全面停征农业税,更为农民种粮添薪加火。
新情况随之出现。伴随着种粮热潮,农民产生了惜土心理,种粮大户很难续包到土地,影响规模经营,散户的季节性抛荒面积也可能增加;加之农资价格上扬,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就会影响农民今后的种粮积极性。
为此,全省各地围绕建设高效生态农业这一目标,深入探索稳定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并对许多做法进行了创新。
——粮食生产的体制、机制创新。在龙游,小南海镇的傅献军成立了种粮合作社,与首批22户农民签订55亩农田合作生产协议:种单季稻的农户,早稻由傅献军代耕代收、晚稻插种时把粮田返还给农户并免费提供代耕作和代育秧等服务。三门县沿赤乡成立丰安粮油专业合作社,对131户社员的2280亩粮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农资、统一生产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每亩可增收节支203元……
针对春耕备耕中出现的包地难情况,一些地方的群众创造出通过土地的季节性转租、合作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来推进粮田规模经营的新模式。目前,省里已推出10个模式典型,各地正在总结推广、抓点示范。不少农业干部说,这样做符合大多数农民的愿望,既有利于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又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促进粮食生产。
——大力推行科技创新,满足农民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迫切需求。今年的春耕备耕,全省各地有4.68万农技人员像往年一样送科技、品种下乡,培训农民22万人次。除此之外,新招迭出: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新推出22个良种,要求各地配之以良法,层层办畈示范;遴选、推广有关种养业降本增效的十大先进适用技术,开展“肥药减量增效工程”,今年将推广平衡施肥技术800万亩,达到化肥减量15%的目标。
各市因地制宜,积极行动。江山、温岭加大了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力度,开化、淳安等地推广水稻强化栽培,绍兴、余杭则着力抓稻鸭共育。兰溪是我省测土施肥技术试点县,目前已建立30多个示范基地。种粮大户童建忠高兴地说,根据土壤养分情况确定施肥配方和数量,每亩可节省成本20元,产量可提高15公斤。
——政府服务手段创新。农民是春耕备耕的主角,政府的职责是做好服务。今年,我省春耕备耕信息发布首次采用电视直播的形式,把农民请到直播室,与涉农部门领导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田间地头的农民也通过卫星连线或电话,直接向专家提问。这样,就能及时了解农民的需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各地政府的手段也不断翻新。台州市向社会公布了65名高级农技专家的名单、电话、电子邮箱,并作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的承诺。宁波、桐乡等地则开通了农技短信服务系统,专家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的方式,向农民进行农事提醒。桐乡农民沈毛直夸这是个金点子:“这短信就是专家教我种田,方便!”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王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