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执政为民构筑和谐社会——记杭州余杭区司法局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09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杭州余杭,1220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涌动着一股股学法普法、说法论法、依法办事的热浪;大量一触即发的矛盾化险为夷,大动干戈的纠纷化为玉帛;让人人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余杭的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显得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协调。有识之士认为,这是与杭州市余杭区司法局党组一班人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务实拼搏分不开的,也是与全局干部职工立足本责,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自觉践行执政为民所取得的成绩分不开的……
一、做好全民普法大文章,让百姓受益。
普法工程,堪称世界一绝:让亿万群众学法,用法律武装亿万群众,在中华大地已延续近20个年头。如今,普法教育已成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工程。余杭区司法局,作为组织协调全区80万干部群众、24万外来民工开展普法教育、法制宣传的职能部门,充分开发各类资源,利用各种载体,坚持以领导干部、企业经营者、青少年和外来民工为重点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法教育、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应用网络媒体资源,开展法制宣传。
为顺应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余杭区司法局把运用网络媒体开展法制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创办了杭州地区首家法治网站“余杭法治网”(http://www.yhfz.cn),为全区干部群众学法用法提供了服务平台。运用新闻媒体的强势,推动普法教育。在《今日余杭》开辟“法治时代”专题栏目;用发生在身边民众非常关心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制作《法在身边》电视专题片在余杭电视台定期播出;确定每月18日为全区干部学法日,组织区级机关、镇乡、街道中层以上干部统一收看电视讲座,营造干部带头学法的良好氛围。依托各类法制教育基地,整合资源强化普法。
余杭区境内有10余家监狱、劳教单位,还是晚清杨乃武与小白菜奇案的发生地,具有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余杭区司法局十分注重开发利用上述资源,分别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在省未成年人管教所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采取干警到学校巡回宣讲,组织学生分期分批到基地参观,并举办法制夏令营等形式,取得良好的教育警示作用,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发态势不仅得到了有效地遏止,还成为杭州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收监最低的县(市)区,余杭区在省未管所服刑人员已由2000年建法制教育基地时的17名降为现在的8名。
奇案展示馆建成法制教育基地后,还吸引了社会各界前往参观,以史为戒,接受法制教育。同时,余杭区司法局还联合有关部门实施法制副校长“五三三”工程,推出“企业经营者学法竞赛”、来余杭创业者法制教育“四个一”活动等,建立和健全普法讲师团、普法信息员队伍,分别为在校学生和农民、外来民工讲法。全区1906名中层以上干部通过了普法考试,领到了“四五”普法合格证,成为干部任免的有效依据之一;90%以上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普法对象均接受了各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普法,让老百姓受益;学法,为老百姓撑腰。在庄严的法庭上,陈法庆直面“局官”,慷慨陈词,反映了他们深受污染之苦而要求治污的迫切心情;原临平镇联盟村依法罢免了“村官”;安徽民工依法讨回了“血汗钱”……余杭百姓通过学法后,增强了法制观念,懂得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之时不再挥舞拳脚、相互械斗或聚众上访,学会了拿起法律的武器讨说法。
二、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让社会更和谐。
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日新月异的城乡变化如同暖意融融的春天也时常会有突袭的寒意,新旧体制转换夹裹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随时有可能爆发。余杭区司法局充分发挥指导和管理全区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能作用,全力抓好人民调解工作,“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使余杭社会更安宁,让群众生活更安逸。
加强指导,全力抓好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区镇乡、街道,基层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各级调解组织和归正人员帮教组织网络健全,按“四有五无”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有组织调解、有人员调解、有经费调解、有场所调解;无因民间纠纷引起群众性上访,民转刑案件及非正常死亡,无归正人员重新犯罪。全区现有归正人员1508人均落实了帮教举措,重新犯罪率从建立帮教组织时的4.59%逐年下降,2004年仅为0.39%,为打造“平安余杭”又构建了一道“屏障”。规范管理,全面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能力。借水行舟,主动加强与区人民法院的联络,共同抓好全区调委会规范管理和调解人员的业务指导,聘请素质高、业务精的审判员分片担任调解指导员;为全区936名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
目前,各调委会已能按庭式化要求调解纠纷,按司法部统一格式制作调解书,调解员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全区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罗干在视察乔司镇综治中心时,高度赞扬了调解庭的作用。积极调处,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2004年,全区各调委会及调解中心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052件,调解成功4926件,成功率高达97.5%。一桩桩婚姻、邻里纠纷;一件件久拖不决、一触即发的疑案,通过苦口婆心式的说理、和风细雨般的疏导,得到了及时、有效地化解。被国际上称作“东方经验”、“中国司法制度最具特色的法律制度之一”的人民调解工作在余杭大地已深深地根植于百姓心底,并已结成累累硕果,为余杭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充分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三、便民利民开展法律服务,让群众满意。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广大干部群众言必称法,行必依法的氛围愈来愈浓。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这是余杭区司法局确定的又一个工作目标。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站,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继建立信访、老龄、残联、群团组织联络站后,目前,全区各镇乡、街道均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站,并已延伸全区境内的看守所、劳教所;为全区1484名60岁以上低保对象、残疾人、老年人核发法律援助卡,开通“绿色通道”,按照“应助尽助”的原则,把党的温暖送进群众的心坎。前不久,余杭区法律援助中心为闲林镇农民周某曾因经济纠葛萌发跳楼轻生之念两赴北京,实施跨省办案,讨回公道,维护了周某的合法权益。周某感激地说:“是法律援助救了我的命!”2004年,全区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35件,共免除法律服务费用近70万元。
148专线当好连接政府与百姓群众的“连心桥”、“开心锁”。自从推出“生活要用法,请拨12348”服务后,余杭区司法局牢牢树立“窗口”意识,坚持每天12小时安排工作人员守候在电话机旁,为群众及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来访接待。通过148法律服务专线,关注社会热点,为群众答疑解惑,从中掌握苗头性问题,及时跟踪化解。去年148专线共接听电话咨询2205件,接待来访1001人次。公证服务注重便民利民。2004年,全区共办理各类公证12191件,其中占70%以上都是百姓群众的居家事,收费不多,有的还因家庭困难需要减免。然而,以群众满意为己任,在余杭办理公证不论事大事小,总能让人称心满意。如塘栖镇的卢大娘,因年事已高,对房产需要公证。公证处接到电话后即派人前往。由于卢大娘家庭困难,公证员忙了半天不但不收费,就连茶水也不喝一口,卢大娘心里十分感激和满意。此外,余杭区司法局还组织全区律师、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法律进社区”的社会公益活动,与31个社区签订法律服务互助协议,为社区居民送法上门,受到社区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四、为政府依法行政当好参谋,让群众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余杭三面拱围杭州,是一方投资热土,中外企业、房产商蜂拥而来。在开发建设中,必然要碰到征地、拆迁等棘手问题。政府要加快推进、群众要顾及眼前利益,两者之间时有矛盾出现,有时还相当尖锐,引发群体性闹事、上访。每当出现此类重大情况时,局领导身先士卒,组织精兵强将赶赴一线开展面对面的法制宣传。如惊动省委主要领导的崇贤“10·23”事件及华鼎花园建设工程推进、乔司土地款分配纠纷等影响大、涉及面广的群体性事件均得到较好调处和化解。然而,在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的背后,也引发人们深深的思考……余杭区司法局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这里既有群众利益的保护问题,也有干部的法制观念、操作程序问题,于是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议,要求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程序,力戒征迁工作的随意性,以确保群众利益和项目推进。
今年5月,当区委把这一任务交给余杭区司法局时,局领导当即组织力量,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集体攻关,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调研、探讨,9月份终于出台了《集体土地征用流程图》、《集体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流程图》、《城镇房屋拆迁流程图》,并以政府文件发至全区试行。余杭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心系群众,执法为民办实事,赢得了群众的好口碑。作为、实干、业绩铸就辉煌。2004年,余杭区司法局先后获得各级各类荣誉16项,被省司法厅荣记集体二等功,省政法委授予“执法(司法)为民先进集体”称号。然而,成绩只能证明过去,余杭区司法局的全体干部职工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正精神饱满,奋发有为,决心为争创法治城区、构筑和谐社会再创新的佳绩。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