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在线特稿 | 媒体聚焦 | 图片报道 | 重要文章和评论 | 网谈·时评 | 相关背景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媒体聚焦 正文
   

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杭州紫花埠居民健康生活速写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1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构建和谐社会的100个民间样本——第37个

  新闻事由

  临江,空气微微有些湿润,阳光明媚。背靠着凹凸有致的按摩器,许琴芳轻轻地摇摆着身体,一边和隔壁邻居拉拉家常,背部酸痛的感觉一天比一天减轻;不时她还踱着小步过去瞅瞅老伴在地掷球场上的“风采”。越来越多的时候,许琴芳会打心眼里微笑,谁又晓得,自从前年车祸断了脊椎之后,至今她背上还有几根钢筋支撑着。

  对她而言,社区完备的健身器材不仅仅让自己重拾了健康,更让她找到了退休之后祥和快乐的生活状态。而这也是紫花埠人的共同感觉。

  80多平方米的室内健身场所,100平方米的地掷球场,300平方米的门球场,1500平方米的室外健身苑,41件健身器材、10支运动队伍……这个钱塘江畔的社区时时处处洋溢着阳光与健康——球场上、健身器上,甚至社区小道上,都有居民们健身的身影。用社区主任蒋慧英的话来说,有了这些健身设施,社区老百姓一方面有了个健康的身体,也有了健康的心理,而且通过这个交流的平台,整个社区形成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

  扔掉拐杖生活真好

  对裘凤娟老师来说,绿阴间泛着黝黑光泽的鹅卵石和能让她惬意使唤的脚踏板已成了她生活中不能割舍的一部分,只要不下雨,她就会不由自主来到那片绿草环绕的露天健身场,那是让她重新站起来的地方。

  去年因为高血压引起了偏瘫,一卧床就是半年,病痛与苦闷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就在她觉得几近绝望的时候,社区干部敲开了她家的门。“去外面锻炼锻炼,踩踩健身路上的鹅卵石,蹬蹬迈步机的脚踏板,一定会好起来的。”老伴也在一个劲地鼓励她。就这样,她终于走出了房间,第一次踏上那硬硬的鹅卵石,第一步很艰难。

  慢慢地,她开始尝试在迈步机上做些简单的跑步动作,居然成功了!这给了她无比的信心。从那以后,每天早上5点多到7点多,下午4点多到7点多,每天5个小时,小区里的人总能在这两个时段看见一个锻炼的身影。从一开始僵硬的动作到后来慢慢娴熟,从一开始痛苦的表情到后来爽朗地谈笑。

  于是,一步步,上肢牵引器、背部按摩器、扭腰器、室外迈步机……越来越娴熟。渐渐地,她扔掉了陪伴她太久的拐杖,她觉得生活其实一直没有遗弃她。

  扔掉拐杖的裘老师还成了别人的榜样。家住紫花苑19幢的章丽娟原本右腿就伤残,不幸今年初又遇车祸,再次伤及右腿,雪上加霜,本来灰心丧气的她受到裘老师的影响,也开始了她的“健身治疗”,神了,还真慢慢恢复了,最主要的是受大家情绪的感染,心情也开朗了不少。如今,她不仅能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能帮忙看管隔壁家的小孩。

  夫唱妇随滋润感情

  一身运动装的张向前看上去神采奕奕,比实际年龄还年轻些。这个曾经的饭店经理,如今退休后的新身份是紫花埠社区地掷球队队长,二级体育指导员。“早上起得早,中午不睡觉,晚上10点入睡。”就是这个简单的“健康经”调整了他的失眠顽症。

  提到他现在的生活,他顿时打开了话匣子,现在他们8个人组成的地掷球队,每星期都要集中训练一次,“6月份我们还要代表上城区参加比赛,大家都憋着劲呐!”但是,对他来说,对健身的感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他几乎是怀着一种感激的情绪。因为健身,妻子许琴芳几乎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还成了社区模特队的一员,每次看到妻子在台上走着“猫步”,张向前的眼中就充满着关爱。

  而当许琴芳一脸爽朗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她矫健的步伐,灵活的动作和红润的脸色依然让我们诧异,看着她伶俐的转着圈,我们能体会到她发自内心的健康,不仅是身体的,更是精神的,这让人羡慕。与丈夫一样,她把健身看作是夫妻之间的润滑剂,“因为运动,我们有了许多共同话题,生活充实了,感情也增强了!”

  这样的夫妻组合在紫花埠还真不少,詹仲武夫妇、胡元元夫妇,要么是夫玩门球妻玩腰鼓,要么夫擅地掷妻长健身操,夫唱妇随,其乐融融。詹仲武的妻子程佩娟还记得,今年三月,老伴因高血压引起血冲脑被送进医院,当时那个急呀,可没想到,医生出来说幸好发现得早而病人身体底子不错,要不还真不那么乐观。“第二天,我们老詹就又背着门球杆打球去了,真拿他没办法。”语气中似乎有埋怨,但更多的是爱惜。

  明星单元亲如一家

  紫花埠有一个公认的“明星单元”——13幢2单元。门球队队长张水波、戏曲队队长张国华、地掷球队的冯小妹、既是戏曲队又是时装队的王月琴……非常巧合地都集中在了这一单元楼里。楼里23户人家有20户是各个健身场地的“常客”:运动、腰鼓、唱歌、表演,能文能武,样样拿得出手,还个个是骨干。

  骨干倒也罢,社区主任蒋慧娟说:“更重要的是他们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在我们社区树了一个典范。”

  他们并没有固定的集会,但每天吃过晚饭就会习惯性地散步到健身场,在健身器材上运动一阵子,于是一场不用预约的楼道聚会几乎每晚召开,大家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谁有困难只要随便吆喝一声便立即有人出来帮忙。出门带个菜,帮忙看个门,借点油盐酱醋,都是小菜一碟。

  楼道里的独居老人——81岁患有青光眼的老党员韩祖英深有感慨:“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我却觉得拥有了更多的孩子。”门球队队长张水波、腰鼓队队员钱魁女夫妻俩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把她的起居饮食统统包揽了下来,生病了陪她挂盐水,出门了给她带吃的,老人需要什么帮助他们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到。但老人的“子女”可远远不止他们俩,还有门球队的胡元元和地掷球队的冯小妹夫妻俩等,大家都争着照顾老人。晚上,总有人搀着韩奶奶来到健身场,扶她在“太极揉推器”上推上两把,陪着她聊聊天,老人总是开心地微笑着。

  这不,前天,南星街道的残疾人运动会也放到了紫花埠社区,迈步机、划船、蹬力器、投篮等十项健身器具运动让南星地区200多名残疾运动员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上肢残疾的傅有根虽然少了条胳膊,但练起蹬力器来一点也不比健全人差,这次比赛他连续不间断地操作了近100下,周围的居民不时地“啧啧”赞叹更不时地为他鼓劲加油。

  街道主任陈绍华说:“我们看重的不仅是社区里齐全的健身设备,更希望整个社区不经意间流露的那种身心和谐健康的氛围。”

  记者手记

  走进紫花埠是在下午时分,空气很清新,社区很安静。社区的露天健身场依然有很多人,或锻炼,或下棋,或聊天,他们身上有一种气息——开朗、乐观、健康,与他们聊天,我们也不自觉地受到感染,采访完了,心情似乎也一片阳光。

  也许,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享受居室的温馨,走出居室也可搭乘电梯、汽车、飞机、脚不着地。正是这些方便设施让人们渐远了自然,躲避了阳光。生物钟混乱,精神萎靡,生活缺少乐趣,成了很多都市人面临的共同尴尬。

  在采访中,蒋慧英主任还提到他们社区今年的宏伟计划——每个居民都要进行“阳光休闲健身行动”。“希望大家走出‘居室’禁锢,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强身键体,尽情享受阳光的哺育,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是紫花埠人所想的,也是紫花埠人所做的。

来源: 钱江晚报  作者: 记者章晴 实习生应芳娟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