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员的美丽人生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17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干了整整17年调解工作、被民工称为“知心大姐”的吴美丽,如今是湖州吴兴区织里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的常务副主任。
织里是全国有名的“童装之都”,外来常住人口占了一半。外来务工人员多,家庭小作坊式的服装加工厂多,织里的劳资纠纷也特别突出。
调处中心在民工中名气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实实在在为民工办事。2002年成立到现在,调处中心已经为民工讨回了720多万元工资,调解的成功率在95%以上。还有一个原因——调处中心有个吴美丽。
住在调处中心附近的张老伯至今还记得今年春节前的那一幕——
1月15日,近200名民工聚集在调处中心门口,点起了鞭炮,手举锦旗,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感谢调处中心为他们讨回了60万元工资。
那是2004年11月底,170多名民工将一名包工头“扭送”到了调处中心。民工们挥着拳头说,包工头不付工资还要开溜。吴美丽赶紧上前用身体护住了包工头:“你们打坏了他谁给你们发工资?来到这里你们就要相信我,欠你们的工资一分都不会少。”
在稳定民工情绪后,吴美丽立即和各方取得了联系,请派出所出面保护包工头的安全,建筑公司老总也作出承诺:“民工工资决不拖欠。”几天后,建筑公司老总亲自把第一笔工资送到织里,就在他准备返回时,安徽籍民工夏世柱突然挡在汽车前,因为第一批的名单上没有他,钱没拿到手,他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今天不让他走,他下次还敢来吗?还有剩下的40万工钱向谁要?”吴美丽赶紧下楼做工作。看到这一场景,建筑公司老总下了车:“吴主任,你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不把这事处理好就太对不起你了。”之后,吴美丽每天打电话,终于在过年前促成建筑商把全部欠款付给了民工。
拖欠工资往往会造成群体性的纠纷,处置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祸,但吴美丽和她的同事们硬是没有让一起纠纷激化。
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名服装厂老板突然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吴主任,刀、刀……”原来,由于一位民工不遵守操作规程,产生了一批次品,老板当着大伙的面批评了他,哪想到这位民工竟然指使老乡拿刀威胁老板。
“这不对!”吴美丽转身叫住那名民工:“不管什么事,拿刀就是大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民工在吴美丽严厉的眼神下变得支支吾吾。“谁拿刀谁必须先承认错误,然后再处理前面的事,马上把你那拿刀的老乡叫来,到我这里来!”
“调解,就要牢记一个“正”字,不偏不倚,不管本地人、外地人一碗水端平。”吴美丽说,这是自己做了17年调解工作最大的心得。现在,吴美丽在民工中的名气越来越响,许多人甚至指名道姓要吴美丽“帮忙”。
分身乏术的吴美丽最希望的是纠纷能越来越少,而受各方信任的调解员能越来越多。你看,她的案头就放着备课材料,几天后她又要给各乡镇的司法所长上课。做调解员很累,很烦,但是看着人们怒气冲冲地来,和和气气地走,这个工作就充满美丽。
来源:
浙江法制报
作者:
记者 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