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在线特稿 | 媒体聚焦 | 图片报道 | 重要文章和评论 | 网谈·时评 | 相关背景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媒体聚焦 正文
   

绍兴县杨汛桥镇“经济神话”给我们的启示(下)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21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科学发展观在浙江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但资源是有限度的。能充分利用好各种资源,也就拥有了发展空间

  矗立在104国道旁的中国轻纺城,是绍兴乃至浙江经济的一个“标杆”。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最大股东却是杨汛桥的一家企业。

  杨汛桥经济,早已走出了杨汛桥镇的地理区域。杨汛桥的“经济触角”,已经伸向全县以至全国。浙江光宇集团最近在青海省投资30亿元,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上马一个纯碱项目。纯碱是生产玻璃的原料,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是光宇集团的主要原材料基地,与杨汛桥的本部企业形成上下游相呼应的产业链,既确保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储备,又能控制和降低原材料成本。

  另有两家杨汛桥上市企业,日前联合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共同组建“华联三鑫”,在绍兴县的滨海工业园投资50亿元生产化纤原料PTA。建成后年产能力可达200万吨,为绍兴县最庞大的轻纺行业提供原料……

  “如果这些项目都放在杨汛桥,我们镇的土地早就吃光了。”杨汛桥镇党委书记赵建国说,这些大都是资源控制型项目,占用土地多,能源消耗大,对环境的压力也很大,我们一般是鼓励企业向外投资的。这样,既为本地企业提供原料,又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腾出空间,一举多得。

  杨汛桥镇人均耕地不到5分。从2003年开始,他们就遇到了用地紧张的瓶颈制约。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空间,他们选择了“高密度发展”的道路,对投资项目设置高门槛,实行投资密度和厂房容积率“双控制”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到去年,杨汛桥镇工业厂房的平均容积率已经达到1.4,每亩土地的投资密度高达190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多。

  投资门槛的抬高,还产生了一个难得的“副产品”:优化提升了当地经济结构。土地紧缺,资源成本提高,迫使一批资源控制型、平面扩张型项目向外投资,实现了“腾笼换鸟”。据当地政府部门统计,近几年杨汛桥企业在县域外投资工业性项目约150亿元之巨。

  产业链的低端,一定也是价值链的低端。只有占领了产业源头,企业才有发展的张力

  杨汛桥工业的发展轨迹,与我省其他地方相似,起步于传统产业和乡镇企业,高投入、高消耗、低档次、快发展。随着经济规模和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瓶颈很快就凸现出来。

  “能源、土地、劳动力成本,该高的都高了,只有产品的价格高不起来。”吉利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夏炳炎说,他们原来是搞家纺的,上千家企业挤在一个平面上,争市场、争原料、争劳动力……结果,做的是最苦的活,赚的是最薄的利。“再这样做下去,企业都要亏了,所以赶快调头。”

  2002年,他们干脆在原来的“兴盛家纺”厂区里搞技改,投资1000多万元研发湿能空调。这是按照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开发的全新空调,不用氟里昂,完全依靠水的流动来吸热和散热,既不污染环境,也不危害人体健康,是完全“绿色”的新一代家用产品。

  现在,这种新空调已进入定型阶段,被列入我省高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拥有10多项专有技术和国际专利,马上可以投入规模化生产。每台空调在美国市场的定价是一万美元,年产能力3万台,据此每年应有3亿美元的销售额,相当于目前杨汛桥镇整个经编家纺产业的经济总量。

  “产业链的低端,一定也是价值链的低端。要想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就要去占领产业的源头。”这是从传统建筑业起家的宝业集团对现代经济最深切的体悟。

  一直从事建筑和建材产业的宝业集团,如今已全面进入住宅产业化领域,建成了多个“住宅生产工厂”。但是,他们认为这还不是产业的源头,真正的源头是设计和标准。设计是住宅产业的头道工序,标准则是住宅产品的市场“话语权”——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市场主控权。

  为此,宝业集团现在正在进行“技术集成”:从不同国家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住宅部件生产线。他们将以这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工艺为依据,同时建立包括抗震、抗压、防火、抗风暴等破坏性试验实验室,获取各类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参数,使之成为国家标准。

  如此,他们将从产业的末端一步跨上产业的顶端。

  政府就是要“哪壶不开提那壶”。只有不断补齐“短板”,发展才有永续的活力

  杨汛桥镇街道两旁挺立的行道树叫紫薇,镇里的一个广场因此取名紫薇广场。杨汛桥人喜爱紫薇花,不仅仅因为它树形优美、观赏性好,更重要的是它的花期在120天以上,一旦开花,可以灿烂整个夏季。

  “这如同发展经济,要想让花开得既艳丽又持久,就要有协调生长的生命力。”长期跟踪杨汛桥镇经济发展轨迹并主持“杨汛桥发展报告”课题研究的刘吉瑞教授说,“杨汛桥现象”最值得称道的,其实是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确实,我们在杨汛桥采访,发现这里并不是想像中的遍地工厂和烟囱。虽然从一个镇的区域来说,这里的经济总量是超大型的,但这里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庄稼长得郁郁葱葱。杨汛桥原有的7000亩基本农田,至今一分不少,尽管农业在当地经济的比重已经降至1%左右,但错落于村镇和工厂间的这些农田和庄稼却承载了重要的环境和生态功能。

  “发展空间的紧缺,是杨汛桥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党委、政府在这上面花的心思也最多。”镇党委书记赵建国说,越缺的东西越要精打细算,对土地资源的控制和集约化利用,是杨汛桥镇历届党委、政府一刻都没有放松过研究的课题。

  从2003年初以来,在杨汛桥镇有3条著名的“军规”:镇上任何企业新上项目,厂房建设必须在二层以上,办公楼要在三层以上;每亩土地的投资密度必须在100万元以上;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上。

  为破解“增长的极限”,杨汛桥镇采取许多政策措施:为提高土地的产出率,镇里每年抽出400万元资金,鼓励企业调整优化结构和“零土地技改”;为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他们采用“社会成本倒逼法”,迫使那些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退出;为促进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镇政府参与设立综合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搭建公共的技术服务平台;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推动以上市为主要途径的资本运作,不断建立和完善“百年企业”的现代制度框架……

  “作为政府,就要‘哪壶不开提那壶’,不断去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腿’,运用政策手段补上‘短板’。只有这样,才可能持续发展。”这是杨汛桥人的体会,也是杨汛桥镇持久发展的奥秘所在。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周建国 余华 县报道组 赵建兴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