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在线特稿 | 媒体聚焦 | 图片报道 | 重要文章和评论 | 网谈·时评 | 相关背景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平安浙江 > 媒体聚焦 正文
   

让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www.zjol.com.cn  2005年05月2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浙江”特别报道之二

  当浙江频频被人称为“富裕省份”的时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越来越喜欢以“幸福指数”来描述自己的生存状态。

  许多人饶有兴趣地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幸福的人”并不一定是富有的人。今年“两会”前,省人大代表朱评通过“代表热线”征求选民意见时发现,不同群体的幸福指数全线上升;更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困难群众的满意度在不断提高。

  让幸福的阳光照遍每一个角落,使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得到满足。“平安浙江”建设一年来,社会全体成员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政策取向,使我省的就业、保障、救助体系日臻完善,“少有所学、青有所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格局初成。

  公平——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实现机会公平,使社会成员普遍能获得发展带来的利益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离不开就业。

  春节前,我省停止执行实施近10年的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证卡管理制度的消息不胫而走,它拆除了最后一道带有歧视性、限制性的就业樊篱,带来了机会公平,一时成为国内各大网站点击率最高的新闻。

  机会公平源于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省委、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纲要》,要求加快破除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城乡统筹就业试点进一步扩大,目前全省已有35个县(市、区)开展了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等“五统一”就业试点。

  在湖州市,农民到各级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和失业人员一样享受免费待遇,找到工作后同样依法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今年,湖州市还将再就业政策扩大到被征地农民,使他们同城镇失业人员一样享受再就业政策。

  农民进了城,技能不具备还是找不到好工作;居民下岗了,素质不适应还是不能再就业。我省为此出台、强化了多种培训措施,以培养、提高农民和失业人员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2004年,我省开始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24.9万人,新增转移就业28万人。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也卓见成效,去年全省培训19.4万人,创业培训1.5万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63%。

  数据能够证明机会公平带来的成果。社会成员中收入差距最大的一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2004年得到缩小。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城镇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去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61.6万人,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去年以来,嘉兴市郊5所中学的农村学生跨进了全省首个高中教育园区,享受城市教育资源;遂昌县黄沙膘小学的孩子们专心致志听着县城实验小学的老师上课;青田县腊口镇铁资中学的住校生吃上了营养餐……这些农家孩子恐怕不知道,他们正在拥有的同一起跑线,源于省委、省政府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大了政策资源、教育经费和设点布局等的统筹力度,有力地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全省教育均衡发展。

  共享——编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让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

  今年53岁的嘉善县魏塘镇魏中村袁阿花,听说到年限后每月可以享受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时,高兴地说:“没想到老了还能吃上劳保饭,真好比政府给我送了个大孝子。”

  袁阿花的满意,来自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为社会成员生、老、病、伤、残和失业等风险提供基本经济保障的制度。自“平安浙江”建设启动以来,我省全力推进大社保体系等的建设,通过体制化的“财富转移”,调节收入差距,实践“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的原则,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养老保险为龙头、包含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城镇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有些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省企业退休养老金水平达858元,位居北京、上海之后列全国第三。134万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一分不欠、一天不拖,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扩面人数与基金征缴连续6年实现双增长。

  随着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推广,城乡保障差距正在缩小。至去年6月,全省11个市和所有县(市、区)均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一个覆盖全省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建立。过去农民花光土地补偿金后的焦虑心情为袁阿花式的放心所替代。至去年末,全省已有139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范围,其中116万人参加基本生活保障,已有49万名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开始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

  “无钱看病、因病返贫”最令农民头疼,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开始破解浙江农民看病难题。至去年,27个试点县实际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达859万人,累计筹集资金5亿多元,为24万人次的参保农民报销了3亿多元医药费。与此同时,我省还有54个县(市、区)陆续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近1000万农民提供了医疗保障。到目前为止,全省有农业户口的87个县(市、区)中已有81个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温暖——扶贫帮困长效机制逐步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作用初显,让阳光照到每一个困难群众

  浙江率先在全国建立的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构筑了“最后一道防线”,目前已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至去年底全省共有低保对象60.1万人。与此同时,我省提前一年基本实现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目标。

  当杭州第三人民医院挂出“惠民医院”的牌子时,小营巷社区的特困人员刘建美并不知道会给她带来多大实惠。刘建美患有癌症,但因经济困难,一直没有治疗。当她得知惠民医院能为她这样的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救助时,带了18元钱住进了外科病房,成为接受惠民医院住院治疗的第一人。

  惠民医院是通过政府补助、社会捐助和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向低收入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机构,目前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已经建立,到今年年底,全省11个市都将拥有一家惠民医院或慈善医院。这种面向困难群众的医院的面世,得益于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我省医疗救助制度的启动,可确保全省近百万困难群众能得到充分的医疗救助。截至去年底,全省有50多个市、县(市、区)出台了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安排医疗救助资金1.5亿元,救助5.16万人次。

  再苦不能苦孩子。我省对享受低保家庭的子女等5类未成年人实行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对其他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也将全部或部分免收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费用。从2004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的扶贫助学专项经费从1000万元增加到了3000万元。

  扶持困难群体发展,满足不同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关注困难群众的多方面需求,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是社会的道义和良知。浙江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所的何文炯、陈颖瑛在《浙江蓝皮书——2005年浙江社会发展报告》社会卷中这样评价:我省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多位一体、城乡统筹,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开始发挥作用,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周天晓

 网谈·时评 更多 
 图片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