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专题
当年,庙子湖岛渔民开动了渔船16艘,救助21船次,救起106人。
总有一段记忆挥之不去。浙江舟山最东端,中街山列岛的东极乡,1942年10月2日,历史记住了浩瀚大海中的这一天。这一天,东极乡的青浜、庙子湖两海岛来了一群红头发、绿眼睛的不速之客。他们从海上来,载他们的轮船——日本“里斯本丸”即将沉没,他们本能地跳海,拼命地向岛上岸边游,按照当时参与营救的一位健在者的话说:“他们在狂风怒吼中挣扎”,被海浪推向了海岛。
“那时没有手表,光景约莫早上7、8点。”东极乡的青浜岛上,现年82岁的渔民沈阿贵告诉浙江在线记者。时年,他才18岁,如今,岁月沧桑已经给他被海风吹打得黝黑的脸庞刻上了深邃的烙印。沈阿贵挥舞着手,很有激情地比划着,“只听见村里有人喊,海上出事了,赶紧去救人哪!”消息顿时在当年只有不到千人的岛上炸开了锅,赵筱如、唐品根、翁阿川、唐如良、许毓嵩等5位当地头面人物迅速发起,通传全岛渔户,自发倾岛出动,出动渔船30艘,救助44次,营救278人。此时,机动船行仅20分钟航程的庙子湖上,一场同样的救援行动也迅速展开。吴兰芳老人指着当年营救上来的码头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当年,我们庙子湖岛由沈万寿、吴其生、吕德仁、沈元兴、沈阿明等5人发起,开动了渔船16艘,救助21船次,救起106人。”
事后,他们才知道,这批遇难外国人是英国人。
定海县东极乡当年调查时曾有过一段记载:“两山居民目睹被难英人不惟单衣淋湿,甚有赤体者多人惨状,自动分赠衣衫、棉袄、供献滚水饭食,并为之安宿。”滚水,在当地是指热开水。吴兰芳至今依稀记得,当时他给英国人端上开水的场景,当年,家在东极乡庙子湖第五保的他救下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