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首歌——《那年的情书》。情书是浪漫的,年份是怀旧的,“那年的情书”仿佛封存的美好记忆,一旦开启,岁月酿就的醇厚令人陶醉,将人淹没。
想到小时候偷看父母的情书,窥人隐私虽然可耻,但却有难抑的兴奋。那老旧的信封,洇散的墨水字,发黄的信纸,无一不给人强烈的刺激。信头的称呼由陌生到亲密,正文却由热烈到淡定,清晰地见证一对年轻人是如何小心翼翼地贴近,如何相爱,如何笃定地以平实表达亲密和忠贞。一点一点耕耘,一点一点收获,爱情在字里行间,有迹可寻,有证可考。
对现代人来说,情书是历史不太久远的旧东西,除了一点发霉的味道,还有用起来不方便的缺点。现下的爱情讲的是速食,婚姻要速配,只要一举两得,双方获利,谁在乎那些山盟海誓,谁有工夫费尽心思遣词造句,谁又稀罕风花雪月百转愁肠?上网打开QQ,见到一条留言:想要一夜情吗?让人且惊且叹,惊的是今时今日恋爱之高效;叹的是一夜欢爱,何来情义?古人对情,最看重的是承诺和见证,所以才有定情一说。现代人却只要一夜春梦,了无痕迹。是啊,网络最不稀罕的是回忆,网络要的是刷新。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网络的出现实现了效率,让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变得更自我,更寂寞,更注重私隐。然而网络却又补偿给人们一个虚拟世界,让人更坦荡,更放纵,更邪恶。所以一封家书变成一封电邮,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可以变成和若干女人的聊天记录。现实中的一切浪漫,网上皆成荒唐。
网络俨然已成了现代人谈情说爱的最佳媒介。古时的红线,拴住的是两颗心,后来变成电话线,拴住的是心的声音,现在变成网线,拴住的是两台电脑。人是很奇怪的,恋人在你面前,触手可及,你却常常猜疑,甚至忌恨。网友不知在世界的那个角落,不知是人是鬼,是圆是扁,你却莫名其妙地心安踏实,无端相信那是份可靠的爱情。这种盲目,源自诱惑,诱惑则来自幻想。幻想是这个虚拟世界的自有属性,网虫们大做春梦,梦境无边无际,因为无拘无束,梦境永不会醒,因为精神已然沉迷。
虚拟世界里的罪恶不为人所体察。而曹雪芹说:假作真时真亦假。入戏太深的后果,是作为一个真实的社会人的道德和责任的泯灭。所以我们看到了一桩桩网上情缘的悲剧,一张张情网的破灭。
网络,究竟网住了谁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