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5日讯(记者 李敏 通讯员 丁建萍 盛新宇)从杭甬高速绍兴出口一下来,满眼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整齐划一的绿化带、苍翠间挺拔而立的“中国名人故里”的形象广告,昭示着这里的不同凡响。
这是绍兴市--在国家环保总局首次举办的2004年全国500座城市环保“大考”中,摘得浙江省桂冠的“全国环保模范城”给人的第一印象。从头到脚细细地梳理一下绍兴,这座古城显得自然而富有生机。
毫无疑问,从外到内绍兴是绿色的。
生态兴则文明兴
没有一场创建活动会与意识形态如此紧密相连,而方兴未艾的生态市建设却是一个例外。在经历了重经济、轻生态的发展后,由生态文化引领的生态建设在绍兴全面铺开。
作为全国首批3个生态市建设试点市之一,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去年年底作出了打造生态绍兴的重大决策,把打造生态绍兴列入“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摆到事关绍兴全局、事关长远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
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更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生态即产业、生态即经济、生态即发展。”对生态文化的深刻认识已浓缩成一种深深的生态情结,转化成决策层一致的自觉行动。
规划是生态市建设的龙头。全市各县(市、区)纷纷行动起来,打生态牌,走生态路,“生态立市”、“生态立县”、“生态富民”,成为全市各地共识。通过2003、2004年的工作,市、县两级的生态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论证。今年,全市68个重点乡镇根据创建的不同要求和当地实际,有的编制市级生态镇(乡)建设方案,有的编制省级生态乡镇规划,有的追求更高目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目前已有35个镇(乡)编制完成规划,其余的正在实施中,在全省处于前列。
整合一批工业园区、培育一批清洁生产企业、通过一批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这是我市“十个一批”生态示范工程。生态工程建设项目是推进生态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生态市建设四大体系要求,绍兴市排出了70亿元的工程建设项目。
“遥闻会稽美,一度若耶水”。自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目标以来,绍兴市2003年、2004年已连续两年获全省生态建设优秀市(一等奖)称号。同时,绍兴县杨汛桥镇和夏履镇获“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占全省总数的20%。目前,绍兴市有省级生态镇乡9个,市级生态乡镇11个,市级生态村(场)53个。
绿色GDP成“指挥棒”
要环保?还是要效益?曾一度被认为是一对矛盾,这是因为好多人没有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理清。环保一票否决制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是相辅相成的。
绍兴严格执行产业发展导向政策、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以及“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把好建设项目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今年1~5月,该市环保系统共受理各类环保审批件798件,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136件,否决率为17%。环保投资5.7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9%。
同时,该市加强了环保审批的信息反馈,坚持实行环保审批“周周有统计,周周有分析,周周有公布”制度,实行环保审批、环境质量每月通报制度。
根据全市环境现状、产业结构特征和区域主要污染情况,环保部门排出6个重点地区和100家重点污染企业进行重点监控。
“把工业污染源治理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将环保措施的完善与企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生产能力的提高融为一体,是减少甚至杜绝工业污染的根本出路。”这一观点已成为绍兴市各县(市、区)领导的共识。
绍兴县全面实施“染整革命”,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多管齐下,减量提质,解决印染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诸暨市鼓励旋转窑代替现有立窑,22台中已有16台停止生产;上虞市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精细化工园区企业的污染整治,对18家企业废气实施期限治理,对8只废气污染严重的项目,采取了停止生产、转产等措施;越城区大力解决亭山工业区块的污水收集问题……掀起“环保执法风暴”
生态经济需要法律的精心呵护,一场环保执法风暴在短时间内发力。
今年来,全市环保部门频频出击,“碧水一号”、“蓝天一号”等系列环保联合执法行动,对查处到的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违法排污企业,采取罚款、赔偿损失、追缴排污费“三管齐下”措施。
关停一批。坚决取缔“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关闭、取缔列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的项目,关停未经工商登记、环保部门审批的污染企业。今年1至5月份,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0人次,检查企业4974家次,关停项目59个,责令停产企业17家,处罚企业72家,罚款255万元,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污染反弹。
整治一批。对不能稳定、全面达标生产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1至5月份,全市共对135个项目下达了污染限期治理督查通知书,保障了群众的环境权益。
规范一批。规范工业企业排污口和清下水系统排放口设置,完善清污分流,规范工业企业治污设施的运行和管理。全市共有308家企业开展了清下水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到目前为至已有241家企业完成整治工作,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个一批”以疾风劲雨之势,引起古城瞩目,使长期以来处于专业技术和指导位置的环保部门重塑强硬之姿。
生态景观始于城乡环境整治
2004年初,绍兴的一项水利工程引起广泛关注:在流淌了千年的曹娥江上建造国内第一河口大闸。
河口大闸只是我市开展城乡统筹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生态景观活动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市按照绍兴大城市发展总体框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由老城区为主向大城市布局转变,由单项突进向综合配套转变,由偏重外延扩展向同时注重生态和功能转变。
2004年,市区先后实施了大环河整治、古运河疏浚、市区内河改造等八大水系治理工程,已累计完成清水河道建设263.9KM。同时,该市对城区内府山、塔山、蕺山等开展“三山整治”,引绿下山,还绿于民。目前,绍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22平方米。2004年初建成区面积64.66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总面积28.3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6.7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43.83%。
投资2.4亿元,市区十二条主要道路街景、环城河两侧建筑、涉及城市景观和城市门户区域的部分小区住宅建筑立面饰新,形成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美观、和谐、统一的水乡古城建筑风貌。
市区二环线控制范围内的全部41个村改造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开展城中村、园中村改造工程,使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逐步改变城郊结合部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效改善了城市门户形象。
投资约6.4亿元的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已在市区全面铺开,这项工程将为城市带来清洁能源,让煤烟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绍兴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诸暨市污水处理厂4万吨/日二期工程、嵊新污水处理厂、上虞市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工业固废焚烧中心(一期)建设正在全力推力。目前,我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了71.5万吨/日,截污管网总长度超过500公里,各地均建设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绍兴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在规模上、效果上或是发展前景上,都处于全省前列。
民众是“生态市”主力军
创建生态绍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绝不仅仅是政府行为,更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社会群体都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事业上来,形成一种文明,一种意识。
群众的广泛参与培育了一个个“绿色细胞”。一所所绿色学校上好一堂堂环保教育课,使学生了解环保法规,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一个个绿色社区开展千家万户添绿色活动,让居民掌握环保常识,个个争当环保公益使者;一户户绿色家庭主动开展节水、节电等活动,生态市建设逐步走向市民,“建我生态绍兴”已成为建设“六大绍兴”的市民公约的内容之一。目前,绍兴市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学校2所,省级绿色学校28所,市级绿色学校37所,省级绿色社区7个,市级绿色社区25个,省级绿色家庭20个。
环保志愿者队伍不断涌现,阵营不断壮大。一支全部由老年志愿者参加的“夕阳红”环保骑游宣传队已从塔山街道扩大到市区各大街道,从宣传世界水日、地球日到宣传世界环境日,其组织日趋活跃;
今年的世界环保日上,260名热衷于环保事业的人士,携手成立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始终把环保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从认养绿地、拒绝白色污染、回收废电池、节水、节电等身边的环保活动到主动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广大市民成为生态市的建设者、享受者、维护者。
我市还组织连续的文艺活动,使“生态绍兴”充满了文化的气息。一场“少儿环保时装大赛”,使大人、孩子都加入到环保这项永恒的工程中来;一项环保金点子征求活动,收到1000多个“金点子”。
目前,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在古城已经形成了一种“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风尚,给青山绿水间又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健康、文明的人。
绿意盎然后花园
刚刚被建设部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镜湖新区,是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美的一个地方。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以60平方公里之大,又地处“城市”绿心,在镜湖始成立时,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原建设部规划司司长邹时萌评价:国内独一无二。他认为,在世界上,只有荷兰有一个比绍兴大的“城市绿心”。这样的布局在国内独一无二。
镜湖是湿润的,桑青水碧,鹭舞燕翔,一面是古老的城市,一面是无垠的桑田,“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在如诗如画中听风儿的轻唱,鸟儿的呢喃。这个全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以天然质朴为美,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北侧的ang shang湖是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东侧的梅山是白鹭栖息之地,西邻东浦古镇,南部河湖交错,宛如一片片荷叶飘浮于水面。镜湖美丽的湿地,是绍兴大城市之肾,是我市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和未来!
无论是行走在花木掩映、绿草如茵的街道小区,还是漫步在碧波荡漾、绿意葱茏的环城河畔,每个绍兴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美。一座“蓝天、碧水、绿地、花鸟城”正逐渐展现,一个绿色生态新家园正在建设着,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到“国家节水型城市”等,都成为我们的骄傲,成为名城的标签。绍兴人正在高质量的环境中欣然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景观、营造生态文化,古城的生态市建设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和谐社会”的宏伟乐章。
古城绍兴,一个现代化城市绿色的生态之梦正在变成现实。这个融汇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保之梦,正在不断改变着城市环境,改变着古城人的生活方式,改变着绍兴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