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防线:网格化的避险转移预案
台风来了,首先要避。
在金清镇政府,记者看到这样的工作记录:10日上午9:30到11日早晨6:30短短21小时内,金清镇接连召开了班子会议、机关干部会议、村居干部及部门负责人会议和全镇防台抗灾紧急再动员再部署大会等四个会议,全面动员部署防台各项工作。
下午2时,全镇驻村干部下村居排查危房、旧房,特别是加强对单体房、墙体裸露房的排查工作,挨家挨户发动群众防台。并对辖区内的渔船、滩涂养殖、塘坝等基本情况开展地毯式摸排,掌握底数,调整完善防台预案。
镇政府宣传干事陈一化女士告诉记者,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为镇里有一张“金清镇防洪抗台转移指挥工作网络图”,上面明确写着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工作分工及联系点。陈一化还递给记者三本厚厚的册子:《金清镇防(汛)洪七条河以东重点转移对象》、《金清镇危房转移情况分寸分户资料》、《路桥区金清镇洪涝台灾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台风警报一发布,上述预案就启动了,我们都很清楚,不用多说的。我们这个网格化的避险转移预案把10万金清镇的居民都包含了,基本能做到一个不漏。”
第二道防线:一线,党员是一面旗
我们按照卡努登陆前后时间的脉络,走进这样一群奋战在一线的党员,在这里,他们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一面旗,通过台风的检验,他们在村民心中已经树立起一个标杆,也是夺取抗台胜利的坚实保障。
10日片段:“我们马上分头去白果,黄礁,那里的海岛渔民需要我们!”10日上午,金清镇启动了抗台工作预案,并立即组织实施。早上10点,镇领导陈国荣带领6名机关干部于台风登陆前29小时提前进入白果、黄礁等海岛村开展防台抗灾工作。
下午5点30分,镇防汛办得知还有15艘渔船没有回港避风,“每条船上都有10多人,这关系到上百条生命啊,一定要和台风抢时间,台风快,我们比台风还要快!”,刚从黄琅转移群众回来的镇长助理、党员李友荣听到消息后立即放下已吃到一半的饭碗,带领机关干部驱车赶往黄琅剑门港,由于部分船主对这次台风存有侥幸心理,原本通知要求10日就要回港避风的,但他们却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