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004年9月22日,衢州市孔府后花园灯火通明,书声朗朗,“尼山”杯衢州中小学生《论语》朗诵演讲大赛决赛正在这里举行。从59名选手中筛选出来的12位优秀选手声情并茂地用孔子《论语》中的话语表达着自己的学习感悟。精彩的朗诵和演讲不时赢得观众和评委的阵阵掌声。衢州市柯城区尼山小学由孔子后裔创办的私塾发展而来,2001年,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针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以《论语》为切入点,开展了小学生儒家传统美德教育。
学校校门以孔子的竹简《论语》为造型,校园里有孔子塑像、孔子简介,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校风,有“进德修业,教学相长”的教风,有“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的学风,有体现学校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的校歌、校报,营造了良好的儒家思想文化氛围。每年的开学典礼,都在南宗孔氏家庙举行,师生集体朗诵《论语》和瞻仰孔子行教像。学校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由学生围绕孔子优秀事迹、传统美德阐述自己的体会心得。
将儒家思想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一大创新。以《论语》为切入点,选择了“与人合作”、“诚实守信”、“孝亲尊长”、“谦虚礼让”、“勤劳俭朴”五个方面的内容,并设计了“互相帮助、互相信任、团结协作、忠诚老实、说话算数、言行一致、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敬老师、待人文明、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热爱劳动、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等15个落实基本教育内容的教育点。每一个教育方面和教育点都选定了相应的《论语》内容和孔子美德故事,采用“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的形式,把教育内容落到实处。
课堂以外的养成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学校将儒家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基本道德规范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小杏坛”活动中心为载体,开展“孔府小导游”、“孔府小记者”、“手拉手”送温暖等活动。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还定期为小朋友作“杏坛讲学”。
经过近三年的小学生儒家传统美德教育,使小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促进了情感升华,产生了心灵共鸣,内化了传统美德。互相帮助的现象增加了,打架骂人的现象减少了,孝亲尊长的风气浓厚了,劳动观念树立了,俭朴的意识养成了,谦虚礼让蔚然成风,各班都出现了你追我赶的良好班风。
[启示] 成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和特定的环境滋养密不可分的。尼山小学充分发挥地处南宗孔氏家庙的独特天然优势,依托校园现有的特色资源,设计创新了“儒家文化塑人格”教育载体,对小学生进行了儒家传统美德教育,较好的实现了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滋养”德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