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一辆大卡车正从山村向县城行驶,一群“文艺工作者”在车上正豪情而欢快地唱着《打靶归来》等曲子,许多人脸上的油彩还没有卸下。这种服装道具自己办、节目自己创作、交通工具自己落实、演出报酬一碗面的义务送戏下乡,云和县民间艺术团的人却一个个乐此不疲。
云和民间艺术团由一批民间文艺爱好者于2001年重阳节自发组建成立,团员中有在职的机关干部职工,有退休干部和下岗工人,有私营企业老总和个体业主,还有地道的农民。艺术团初建时,每人集资300元作发展基金,音响靠租赁,戏服乐器由团员自己出钱置办。他们无偿为民献艺,演出节目多数自编,包罗戏曲、歌曲、相声、小品和乐器演奏等,每年的春节到元宵,是他们演出的黄金时节,戏约不断,场场爆满,演出足迹遍布企业、社区和农村。
像民间艺术团这样的文化团体,云和县还有四个——少儿艺术团、老年艺术团、社区艺术团和女子铜管乐团,合称“五团”。这些艺术团员平时分散在各个角落,以小分队、艺术角的形式开展活动,但凡有大型文艺活动,即可演出。2004年9月21日,由县委宣传部牵头,“五团”同时亮相举办了迎国庆大型广场文艺晚会,现场人山人海,气氛浓烈。
“五团”采取“自愿参加,择优录用”的准入机制,集中了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和农村的各类文艺爱好者;按民主推荐形式产生艺术团和下属各分队负责人;形成“传帮带”与专业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在自费购置服装、道具、乐器等和争取政府资助的基础上,积极与单位联办、与企业联姻、与居民联手,组织参加各种文艺汇演、对外交流、竞技比赛。结合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和文明村镇等,编排简短通俗的文艺小品、折子戏等节目,灵活多样地推进文艺入社区、进楼院、下农村。目前,“五团”参与各类文艺演出已共计210余场,观众5万多人次,催生“子”文化娱乐队伍40余支,成员2000余人。
[点评] 云和县的民间艺术人才和文艺爱好者自发组成了五家业余艺术团体,它们来自民间,面向百姓,广泛吸纳人才,积极编排节目,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一股文艺力量,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推动群众文化建设和构筑城乡互动的文化发展新格局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民间办文化的成功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