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的轰鸣载着寻梦的农村人纷纷而至,在衣着光鲜的城市少男少女中间,没有任何修饰的60多位外来民工往来穿梭、劳作不止;衣衫单薄的“妻子”进城寻找打工的“丈夫”,重逢、离别、难舍难分,爱与痛交织而成的双人舞,以巨大张力把外来民工难以割舍的情感倾泻而出;40多位城市劳动者也一起舞起来了,最小的才9岁,最大的已67岁……在尚未竣工的杭州大剧院建筑工地上,在大吊车、脚手架和玻璃幕墙的包围下,大型实验舞蹈《与外乡人一起跳舞》开场了,外来民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艺术家们在一起尽情起舞!
“谁的家乡不是家乡?谁的骨肉不是骨肉?谁的感情不是感情?”面对一串串问号和一双双彷徨的眼睛,每一个城市人的心绪都不会平静——我们能和栖居在一座城市的民工朋友们共同做些什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杭州市文广新局、钱江晚报、杭州市歌舞团等单位联合策划编排了大型实验舞蹈《与外乡人一起跳舞》。
从2004年3月16日起,钱江晚报在文教科卫新闻版开设了《让我们一起欢乐》专栏,连续报道《与外乡人一起跳舞》这一文化事件,集中推出了后来成为《与外乡人一起跳舞》文本素材的《16人的乡愁报告》,并开通了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演出参与者的报名热线,先后征集到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学者、工程师、医生、白领、大学生、离退休老人、待业青年、自由职业者等200多位志愿参加者,其中有一大半是民工朋友。导演崔巍和萧加深入到“农民工”集中的工地、车站、劳务市场等地进行采访、体验生活,搜集到大量具有现实意义的感人素材,策划、创作出了演出脚本,对《与外乡人一起跳舞》进行艺术编排;杭州市文广新局投入资金11万元,杭州市歌舞团投入演职人员、演出设备、道具服装,杭州市歌舞团、市舞蹈家协会、市影视家协会等单位的专业舞蹈演员对报名人员进行了舞蹈艺术培训和指导。2004年3月28日,经过精心准备,《与外乡人一起跳舞》在杭州标志性建筑一一杭州大剧院的露天舞台工地正式开演了。
这场舞蹈带来的是视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观众比预想的整整多了一倍,使剧组不得不提前加演了一场,而散场后观众仍久久不愿离去。艺术学校的李娟娟含着泪花说:“没想到舞蹈和生活一结合,会有这么震撼人心的效果。”杭州大剧院建筑工程师、来自德国的纽勃特和弗莱米勒,与民工一样激动,弗莱米勒特地准备了相机,摄下了演出中感人的场景。纽勃特虽然听不懂中文念白,但他能从音乐和舞蹈动作中感悟中国民工的辛苦,他对舞蹈的评价是“非常好,很感人”。
演出后,除参与策划的《钱江晚报》的通版报道外,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报道。《人民日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等报刊还发专稿大篇幅进行了报道。浙江电视台跟踪拍摄了整个作品的创作过程,纪录片播出后反响强烈。在舞剧的基础上,又创作完成了同名电视艺术片,在电视台播出后,得到观众的一致赞赏,许多观众还强烈要求购买此节目的光碟或录像带,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点评] 生活是艺术创作源泉,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必定是与时代和人民共命运同呼吸。“与外乡人共舞”准确把握了时代发展的内涵,充分把握了“外乡人”的情感诉求,一个“共”字洋溢着一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文明的成果也在这里实现共享,并通过电视、报纸、光盘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后续宣传报道,起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精神鼓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