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各地新闻联播 > 金华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幸福像花儿一样 记者走进三个家庭体验义乌小康

www.zjol.com.cn  2006年05月16日 07:06:0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延伸阅读
  深入探究义乌发展之“谜”,我们可以看到,义乌市从实际出发,坚持兴商建市,促进产业联动,注重城乡统筹,推进和谐发展,丰厚文化底蕴,力求党政有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成功道路。

  为了进一步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我省的生动实践,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省委、省政府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在全省学习推广义乌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经验。

  B土生土长的农民

  黝黑的皮肤,双手满是厚硬的老茧,放在哪里都是一个标准的农民形象。见到骆明亮,是在他家小饭馆门口。坐在藤椅上,他大老远就朝我们喊,“其实用不着采访我,义乌像我这样的人到处都是。”

  51岁的骆明亮,义乌清塘村人。年轻时,右腿落下残疾,走路不大利索。 “我没读过几年书,自小在田地里摸爬滚打。”骆明亮乐呵呵地打开了话匣,“义乌小商品市场搞活了,也给了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一碗饭吃。”

  地道农民做起小买卖

  小学毕业后,因家里太穷,骆明亮和父母一起下田地,干农活。上世纪70年代末,村里很多年轻人外出做小买卖,骆明亮看在眼里,心里非常羡慕。可想到那条病腿,他只能叹气。

  23岁那年,骆明亮找父母谈话,把他心里所有想法说了出来。从那以后,骆明亮收拾好行囊,独自往返于义乌和江西南部之间,做起买卖。

  骆明亮卖的是小百货,货物全从义乌小商品市场里批发。 “那时,挤火车去江西,背上背两个包,手里提着两个大包。”骆明亮说,“到江西后,在街头摆地摊。因义乌货便宜,生意也非常好。”

  当时,饿了,他就吃一碗三毛钱的青菜面;累了,就住两块钱一晚的小旅馆。每一个来回,骆明亮都要花上两个星期左右。不过,回家时,他总能带回两三百元钱。

  投资成了生活新方式

  对骆明亮来说,他这几年来都忙着投资经营。而这种意识,“就是在义乌这个大环境下培养出来的”。

  1990年,骆明亮返回老家结婚。可没多久,外出做生意的“瘾头”又开始“发作”。 1992年,听说江苏盐城第一个小商品市场开张,骆明亮花六千块钱跑到盐城,租了一个摊位。五年下来,六千块投资让骆明亮赚到了十多万块。

  1997年,骆明亮以3万元的价格转卖了摊位,又在河南安阳第一个小商品市场开张时,花一万块钱租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店面,并建了一个拖运部。“那时我雇了好几个工人来看店、跑货,日子轻松不少。”

  租个饭店舒坦过日子

  去年,家里亲人去世,骆明亮回老家。他也不打算外出经商了,准备在老家舒坦过日子。“这几年也赚了几十万块钱,够我过剩下的日子了。”骆明亮的想法很现实。他已在村里建起一幢四层小楼,还添置了一辆面包车和两辆摩托车。

  空闲时,骆明亮会找人去茶室里打牌聊天,或干脆去省外的旅游景点住几天。

  今年元旦,骆明亮又接手了义乌市区一家私人宾馆的小饭店,重新做起老板。前几天,他还把自己的一幢房子租给了一家公司做仓库,一年的租金也有四五万块。

  “现在的日子,就好比晚上那电视剧的名字——《幸福像花儿一样》。我当初从农村里出来,算是走对了了路子。”骆明亮说。

  [采访手记]

  骆明亮只是富起来的义乌农民代表。他身上折射出很多义乌农民致富发家一条相同的路:从“游击商贩”到市场业主,赚钱后再返乡,再投资第三产业。

  这些富起来的义乌农民,抓住义乌市场发展契机,依靠自己的经营头脑,往口袋里装满了钱。义乌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义乌市农业从业人口下降为3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35元,人均住房面积为60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为32.2%。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王增军 刘伟  编辑: 朱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