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我省高考阅卷工作今日开始 点评2006年高考试卷

www.zjol.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8:39:2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日报杭州6月8日讯 (记者 张冬素) 今天下午5时,随着一阵铃声响起,全省35.2万考生及家长舒了一口气,我省2006年高考顺利结束,阅卷工作9日开始。据来自省教育考试院高考总值班室的消息,今年我省高考总体平稳、正常。

  考试结束了,此时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高考分数了。本报9日第六版刊登试卷点评。据介绍,我省高考阅卷工作及成绩处理要持续到21日,6月23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绩并进行各批次划线。知道高考成绩后,考生就要开始填志愿,今年填报志愿的时间为6月25日至28日。高考录取工作则要从7月5日开始。

  今年的高考试卷与往年相比难度如何?命题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出题?

  请看命题组老师的命题思路以及一批各学科的特级教师——点评2006年高考试卷

  重视双基回归课本凸现思辨——语文浙江卷评析

  湖州中学特级教师 羊刚

  慈溪中学特级教师 黄孟轲

  浙大附中特级教师 吴旭辉

  语文命题严格遵循教育部的《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制定的《考试说明》。试卷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与去年大致持平。

  重视双基,回归课本。第2至第5题题型常见,设题严谨。有的题目取材平易,但要求考生能结合语境作较为精细的辨析,如第2小题“给予”“给以”之辨。有的题目干扰项具有迷惑性,如第4小题A、D两项,有的错项设置较为隐蔽,如第6小题B项。这对考生“双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较好的区分度。第二大题打破了前两年只选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惯例”,采用了一篇有关“人类学形成体系”的社会科学类文章,选文和设题与去年相较都更为平易。

  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选择了明代方孝孺的《蚊对》,与课内学习过的《种树郭橐驼传》等课文相类似。该大题4个题目及文言文翻译的答案都能在课内文本中找到根据。名句默写题涉及的诗文,均在课内出现过。

  今年的语言表述题取向更灵活。22题要求由标点符号引发出联想,既考到学生的想象描述能力又涉及标点符号的知识。

  着眼能力,凸现思辨。诗歌鉴赏所选材料是元曲[正宫]叨叨令(溪边小径舟横渡),曲中描绘了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这样一个幽邃飘渺的极其澄净的世界。写法上,隐约回环,先造其境,使人产生强烈的探询感,结句借人们熟知的“鹦鹉洲”指称“渔父”,点出意旨。含蓄蕴藉又不失明朗畅达。考生需要细加咀嚼但又不太艰深,16题抓住曲中意韵最深的一句设题,体现了能力立意的要旨。

  作文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出自《列子》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这段对话在高中第五册课文《人是什么》(赵鑫珊)中出现过,考生应该并不陌生,因此,审题不会有什么问题。话题富含哲理,所表达的其实是对人生的态度和思考,需要考生调动阅读积累,结合人生实际,感悟思辨。

  取材和设题表现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如第1小题,把字音和字形并在一起考查,且设置了较为完整具体的语境,如此更接近日常阅读的习惯。23题是一道开放性较好的题目,既考查情境语言的得体与否,也可看出语言的表述能力,同时又能了解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

  第五大题所选阅读材料是法国作家米歇儿图尼埃的《平面的生活》,四道小题,由对词句的理解到分析概括到鉴赏评价,逐步深入,层级分明,便于学生答题。选文以传统的形式表达了深刻的哲思,富有情趣。选用类似的阅读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考生应考的紧张情绪,表现了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张冬素  编辑: 朱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