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近一个月的连日阴雨,缙云天晴了。
浙江缙云经济开发区里,浙江嘉宏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的新厂房刚刚完成结顶。门洞上春联的红火,映衬着厂区内赶工期的热火朝天。去年,该企业实现爆发式增长,产值比上年增长172.92%。
嘉宏不是个例,当地的欧凯车业、金棒运动、涛涛车业也都实现了大幅增长。短短两年时间,缙云短途交通产业从星星之火的企业个体嬗变为一个具有百亿潜力的产业集群。去年,缙云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7%,其中,短途交通产业实现规上产值53.2亿元,比上年增长65.8%,势头令人惊叹。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全球订单向中国集聚,市场潜力也不可忽视,以电动助力自行车为代表的短途交通工具正成为生活必需品。”开工9个月,嘉宏公司董事长章加洪已经把智能化设计提上日程。
这条新赛道,同样引起缙云的热切关注和支持。企业对面,一片占地8000平方米的蓝顶仓库不时有运输车辆进出,这是缙云开发区为其提供的临时仓库。
去年,当大量订单涌向嘉宏时,缙云开发区毫不犹豫地将公司对面的建设用地租借给嘉宏,让这个当时产值只有2亿元的企业顺利接住了全球订单。该县已将短途交通产业列入全县主导产业,正在为其制定针对性产业政策。
这般“无中生有”的产业集群同样出现在龙游。这两年,龙游的主攻产业多了一个碳基新材料,招引了浙江吉成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超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链主”企业。
“我们将过去六大主导产业变为两大主攻产业,‘点对点’强化政策扶持力度,集中要素资源全力保障。”龙游县经信局副局长杨永雄介绍,为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政府扮演起“天使投资人”的角色,通过产业基金对吉成新材等企业进行培育孵化。
缙云与龙游的敏锐与魄力,并非偶然。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之时,山区曾经的劣势现在已不再是绊脚石,如果找准机遇,便可“链”动未来——而这,需要山区县非同一般的格局和布局。
“提到短途交通,就要让人想到缙云。”缙云开发区副主任徐存阳的话语绝非好高骛远,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缙云已集聚了短途交通产业规上企业11家,电池制造、配件铸造、电子器件等上下游企业50余家。
舍与得之间,龙游为碳基新材料产业辟出了最佳的生长空间。凭借碳化硼陶瓷独特技术优势,吉成已拿下业内最大的订单,预计今年营收能翻数倍;超探主导的“云墨碳谷”拔地而起,这个聚焦高性能碳纤维以及复合材料的产业园区中,首个项目将于今年上半年投产,并吸引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落地。
龙游因势利导,谋划拉长碳基新材料产业链,委托第三方起草了一份碳基纸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一幅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鱼骨图、一棵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树,为生态产业绘出新空间……
山区26县整体跨越发展,产业最为关键。我省已于日前出台《关于支持山区26县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力争到2025年,山区26县年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170亿元以上。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在“一县一策”基础上,将推动山区26县加快打造3平方公里左右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做强“一县一业”,形成一批百亿级规模主导产业。
“拥有一个百亿级规模产业集群,是衡量跨越式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表示,打造路径并不单一,既可以“无中生有”,深耕本土、“有中生优”也未尝不可。
行车三门县,我们见到了他口中的“有中生优”。
一面环山三面环海,很难将橡塑这样一个传统产业与秀美的山海景色联系起来。去年,三门县该产业规上产值达83.9亿元,比上年增长44%,据不完全统计,产业总产值已经突破百亿元。
当地最大的橡塑企业,浙江三维橡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业用布项目正式投产,让三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橡塑产业链——丁苯胶与工业涤纶丝的供应能力,解决了当地原材料波动这一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元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密炼车间里机器轰鸣,两条自动化炼胶生产线有序运作。元创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动化生产线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减少了九成以上的粉尘和热气污染,后续如果车间产能有富余,还可解决周边中小企业的炼胶需要。
面对打造“百亿产业集群”的要求,三门扭住“链主”,让曾经“脏兮兮”“乱糟糟”的橡塑产业“老树发新枝”,打造出一条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橡塑产业链。截至目前,三门橡塑企业共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90余项。
缙云与龙游为山区县如何抢抓机遇“打了样”,三门则印证了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生产模式,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同样是山区县发展特色产业有效路径。
“发展特色产业一定要摆脱山区‘点状’发展的固有思维,以‘链主’企业串起整条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秦诗立表示,让特色产业扎根山区县形成高质量集群仍需自上而下,协同发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