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从萧江桥下空间“变形计”看美丽城镇“微更新”

字体:
—2024—
06/24
14:28:16
2024-06-24 14:28:16 来源:浙江在线 蔡玲珑

  门球场上,老年朋友们正沉着冷静地挥杆击球;篮球场、乒乓球场内,年轻人邀约三五好友相互切磋球技,欢声笑语不断;一吃过晚饭,周边居民就和往常一样带着孩子们去“游乐场”散步、玩耍……移步异景,在温州市平阳县萧江镇杭深铁路的桥下空间,同时能够看到美丽城镇格局与微观日常生活的发生。一年前,这里还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区域。如今,经过空间整治和持续改造,已然“变形”为一处多功能全民运动文化体验空间,“嵌入”潘南村及周边居民生活圈。

  “以用代管”,重塑场地空间

  随着城镇建设由增量转向存量、减量发展,激活、利用包括桥下空间在内的边角空间,成为提升城镇功能和环境品质的重要着力点。

  近年来,萧江镇聚焦群众所需所盼,针对桥下空间出现的乱搭乱建、杂物堆积、违规种植等情况,建立健全桥下空间管理长效机制,推动桥下空间整治向行业治理领域延伸,做好专项整治和长效机制的结合。去年,萧江镇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引进第三方社会资本,试点推行“以用代管”的新模式,开展铁路桥下空间改造提升工程(萧东段一期)。

  据了解,该工程主要针对为杭深铁路桥下空间景观提升及周边建筑外立面改造提升,约37个桥墩。总用地面积为16809.96平方米,涉及潘汇村、萧东社区、潘南村。建设内容包括建筑立面改造提升、绿化、景观、标识标牌及城市家居设置、附属配套设施等。在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下,原本压抑的桥下空间被重塑为动感活力空间,实现可看、可达、可用。

  “一键美颜”,开启扮靓模式

  从“隐秘的角落”到“金边银角”,萧江镇从精细处入手,下足“绣花功夫”。以往杂草丛生的面貌,已被平整的塑胶场地所替代;随处可见的绿意打造一处一景,各个桥墩上的主题涂鸦妙趣横生……杭深铁路桥下空间利用项目坚持风貌提升与治理优化一体推进的原则,按照功能区、游客区、景观区、运动区进行布局设计,同时结合全龄友好理念,建设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驿站等,还增设了夜间灯光照明等,保证安全、便捷。沿着1.3公里的休闲绿道漫步休憩,一个流线连续、色彩鲜艳、功能丰富的场所逐步呈现在眼前。

  杭深铁路桥下空间利用项目也是萧江镇落实全域环境大提升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萧江镇开展了沿江路提升、沧海路商业街提升、社区邻里中心、城市书房、智治平台设施设备等十八个大项目建设,并不断推进桔坡山文化公园建设,深入挖掘萧家渡历史文化,开发双榕亭、樟井等历史古迹,绘就“古渡水乡·美丽萧江”的美丽画卷。此外,还完成了华山村邻里微项目、共享社·幸福里项目、共富小微园项目等共同富裕民生工程,积极推动潘南村居、美丽庭院、道路改造等居改造提升项目,以“微更新”促进城镇品质提档升级。

  聚焦民生,打造创意名片

  “无论城镇空间怎么设计、怎么利用,有一条底线要坚守,那就是公益性。”萧江镇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说道。桥下空间作为贴近城镇居民出行、工作、居住的重要交通节点,可以通过功能的切换和混合,响应不同的需求,完成单一交通功能到多元功能内容承载的转化,成为一个优质的“插槽”。桥下空间不只是精致的“社区盆景”,更是居民活动的载体和城镇发展的财富。

  因此,在桥下空间的环境提升中,萧江镇充分融入地方文化元素,通过桥墩彩绘、花境造景、立体绿化等方式,宣传展示知名景点和特色文化,致力打造城市公共空间创意名片。目前,萧江镇域内,有越来越多的桥下空间正在积极变身,成为美化城镇、便民利民的新亮点。

  接下来,在保障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萧江镇还将继续探索解决桥下空间整治的可行路径,围绕居民需求,通过环境提升、完善设施、场景引入等手段,将桥下空间升维赋能成为公共绿色空间、场景式体验空间、社区共享交流空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责任编辑:江小来

相关阅读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