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美国滥施关税影响,部分外贸企业面临出口受阻等挑战,如何帮助外贸企业扩大内销“朋友圈”,进一步推进内外贸一体化?4月17日下午,浙江省商务厅会同浙江省商贸业联合会,组织召开了浙江外贸优品进商圈进商超进电商专场对接会。
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浙江正千方百计集合各方优质资源,助力出口遇阻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17日,省商务厅举行外贸优品进商圈、进商超、进电商对接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拓展内销渠道。
记者注意到,本届消博会的一大特色,就是配套设置了外贸优品特色展区。“外转内”风起,置身外贸大省的浙江企业如何应变?
浙江,作为外贸依存度全国第一的省份,如何应对?潮新闻在一线走访发现,外贸人们有着自己的“三字诀”。
整体来看,针对美国本次滥施关税的行为,浙江各地企业采取了多元市场开拓、产品技术创新等方法来应对危机,将销售触角伸向全球各个地区。
抢抓新能源产业出海的风口,浙江海港创新“中欧快航”物流模式,帮助浙企货物更快抵达欧洲。
有困难更有行动,有压力更有动力,面对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浙江不少外贸企业积极调整布局,拓展新市场,打开增长新空间。
“对等关税”生效次日,记者来到了义乌。这片小商品海洋远比想象中平静,同样平静的,还有身处其中的老板娘。和往常一样,她们依旧忙着自己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料理自己家的日常生意,以及参加每周四晚上的西班牙语学习。
“贸易壁垒挡不住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贸易不是由一个国家来决定的。”浙江省贸促会、省国际商会会长陈建忠认为,全球供应链洗牌会引发震动,但也提供了主动重塑供应链格局的机会。
连日来,记者在义乌看到,这个外贸重地一切如常,经营户们照常敞开门做生意,供应链韧性强、出口地多元化等特点,使得他们有足够的信心,战胜任何挑战。
今年以来,为稳住订单,企业一方面投入一千多万元用于产品升级、开发,提高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在非洲坦桑尼亚投资开办轮毂制造厂,同时,针对国内市场开发越野系列产品,目前已陆续在各省布局了100多个新的经销点。
采访中,义乌不少经营户直言,美国无差别加征关税必然会对外贸带来的一定影响,但义乌从不依赖于单一市场,贸易伙伴来自世界各地,并且亚非拉地区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今年以来,美国已对中国连加两次10%关税,加上此次的34%,美国对中国累计加征关税达54%。不仅如此,叠加美东时间8日对中国额外再征收的50%关税,美国对华累计加征关税达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