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浙普渔运68877”完成辅助驾驶试航

字体:
—2025—
04/17
15:35:34
2025-04-17 15:35:34 来源:舟山日报 通讯员 林上军记者 陈永建 文/摄

  启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试航中的“浙普渔运68877”船

  有关专家正在介绍渔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有目标从正面驶来,预计2分钟后会有风险。”驾驶台在发出语音提醒船长的同时,自动开启减速操控,直至两船安全交会而过,风险警报解除,船只继续沿着设定航线平稳行驶。与辅助驾驶功能车辆相似的驾乘体验,让乘坐“浙普渔运68877”船的记者感到新奇和兴奋。

  4月16日上午,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改造试点渔船“浙普渔运68877”,在普陀沈家门渔港进行试航评测。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等单位组织了10余位专家和渔民代表乘船参与评测,体验渔船智能辅助驾驶新技术。

  在船上,省二轻集团科技创新部部长、省智能船舶研究院执行董事杨景豪向记者介绍,去年6月,省智能船舶研究院根据上级要求,研发“无人船”技术,选择“浙普渔运68877”船开展智能辅助驾驶改造试点。经过近10个月的探索研究和反复试验,迎来了试点成果体验评测。

  8时49分,“浙普渔运68877”从沈家门渔政码头起航。行至开阔海域,船老大鲍功能启动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驾驶台监视器显示,在正面航向距离2400多米的海面停泊着一艘货船。9时13分,“浙普渔运68877”与那艘货船距离为1900米;9时14分,距离为1600米;9时16分,距离为1200米……此时,智能辅助驾驶报警器开始鸣叫,监视器定位点数字颜色由黑色变为黄色。9时17分,定位点数字颜色由黄色转为红色,辅助驾驶系统自动开启减速操控。9时19分,在与货船相距424米处,辅助驾驶系统操控“浙普渔运68877”船自动停驶。

  整个试航评测过程,计划设定与实际航迹完全粘合,顺利实现预期效果。

  随后,“浙普渔运68877”又进行了辅助驾驶功能双向行驶交叉防碰实操评测。

  9时37分,试验配合船——“浙舟护渔013”船朝“浙普渔运68877”迎面驶来。两船相距800余米时,“浙普渔运68877”驾驶台发出语音提示及报警鸣叫,辅助驾驶系统再度自动开启减速操控。2分钟后,两船交会而过,安全隐患消除。

  10时06分,“浙普渔运68877”成功通过首航评测,稳稳返抵渔政码头。

  参与评测体验的渔民代表纷纷谈道,与传统的渔船报警装置相比,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尤其是遇恶劣天气或海上能见度较低的特殊情况时,辅助驾驶功能可有效弥补值班船员瞭望的不足,从而降低船舶安全风险。专家们也结合各自专业领域对“浙普渔运68877”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在改进完善渔船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纳入渔船检验规则,促进推广应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渔运;渔港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