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回归,是情怀的号召。这两天,漂泊在外的德清乡贤陈杨荣为家乡写了一首歌——《梦里德清》。短短392个字,从德清风物、千年岁月写到儿时记忆、山水乡愁,德清的每一张名片,都在曲中被一一歌颂。
“我是主动挤进来,想为家乡做点事,回报德清的养育之恩。”这些年来,陈杨荣一直很关注德清的发展,在他的眼里,故乡不是因为时间渐远而日渐灰败,而是以惊人的生命力在不断生长。故乡是起点,也是终点。写德清的歌不多,《梦里德清》是其中一首,其中蕴藏的文化基因,最终目的是高效转化,以乡情为纽带完成家乡与游子间的双向奔赴。
“70后”的陈杨荣是地地道道的德清人,住在城关镇(今乾元镇)的务前老街。说起歌词,他会心一笑:“我从小在德清长大,根就扎在这里。无论是乾元的老一中、孩儿桥、乾元山,还是早年的务前老街,都是我小时候喜欢去的地方。”陈杨荣作词,是在一个深夜,也是一时兴起。“写词的时间,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长,这首歌一共花了三天时间,写词只用了4个小时。”陈杨荣说,作词的当晚,他正在电视上看一部纪录片,恰巧就看到了德清的镜头,“突然就有了一个念头,我要把家乡德清写进一首歌里。”
因为对家乡的了解信手拈来,落笔时,儿时尘封的回忆就像走马灯一样,几百个场景争先恐后地冲向纸面。“烟雨里,夏日莫干繁花数不尽;黛瓦下,四季弄堂炊烟着百姓;芦花荡边,铸剑声响彻了千年;宋韵的石桥,链接起了古与今……务前老街,梦里的景;回家的路,越走越近。”在这里,每一句话都被打上了故乡与童年的烙印。
“召唤无数游子的精神奔赴,或许是一首传唱度很高的歌,也能聚起德清游子们的凝聚力。”陈杨荣说,“浓浓的乡愁是根‘牵引绳’,家乡的发展蝶变又何尝不是一剂振奋人心的‘催化剂’。德清这一片故土,文化气息浓厚,名人辈出,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动力、涣发新动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