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的涪陵区和四川省南充、广元市,“浙江”的名字从没有像现在如此响亮,“浙江现象”、“浙江效应”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
1994年初,国务院确定我省重点对口支援三峡工程库区重庆市涪陵市(现为涪陵区)的移民工作;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决定我省对口帮扶四川省南充、广元两市的12个国家级贫困县、区脱贫。几年来,在我省支援下,这些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99年底,帮扶的12个国家级和省定的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9月下旬,本报记者随省新闻采访团对这些地区进行采访,寻找浙江“双对口”给三市(区)带来的效应,寻找如何建立“双对口”机制,寻找东西部合作的有效实现方式。
互惠互利,实现东西部合作 利用市场规律,是我省与涪陵、南充、广元的对口支援和帮扶能发挥实效,具有长效生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双对口”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经济发达地区的政治任务。但要将“双对口”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还有赖于遵循市场规律的利益驱动,只有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才能发挥“双对口”的真正效应。我省在结合涪陵、南充、广元等地的实践中形成了“领导重视、政府推动、优势互补、市场运作、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方针。
一位多年从事“双对口”工作的省协作办干部认为,灵活的市场经济头脑在扶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口帮扶和支援光靠政府不行,要让企业参与帮扶和支援,就必须让企业能在帮扶中得益,这才叫互惠互利,才能共同发展。再从我省经济发展的层面看,“双对口”实际上是我省企业参与新一轮资源与要素配置,形成新优势的一个机遇。我省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带来了资金和市场扩张的需要,而广大西部地区在发展中不仅要面对资金、项目、技术保障的缺口,同时还面临着强烈的发展压力。这种基于发展的共同需求和东西部经济结构的差异与互补性,使我省在“双对口”中走出新路成为必然。从对口帮扶和支援到合作开发,从“散兵游勇”的出击到有组织的团队作战,从单向的帮助到共同发展,浙川渝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无论是娃哈哈集团,还是青春宝集团,至今在帮扶地区的浙江企业都日益红火。涪陵的浙江飞渡啤饮品公司江国良说起买下濒临倒闭的涪陵啤酒厂时,感触很深:“到西部投资,有人谈论最多的是优惠政策、丰富资源、廉价劳动力,但对我们企业来说,最诱人的实际上是广阔的市场,有钱赚才是最关键的。”到涪陵时,江国良的第一件事就是搞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市场调查。他拿出所有的积蓄660多万元买下了啤酒厂。看着年生产能力不到3000吨,无论是发酵还是装瓶设备都只能算作坊式的啤酒厂,有人说他骑上虎背。但江国良不信,涪陵巨大的啤酒市场潜力,使江国良作出一个又一个惊人的举动,连续4年共投资4000万元对啤酒厂进行技术改造,先进的设备加上独特的市场营销观念,使啤酒厂起死回生,涪陵与江国良得到了双赢。涪陵区不仅甩掉了亏损国有企业的包袱,还每年能增加1000多万元税收,解决了原啤酒厂200多位职工就业;江国良经8年创业,啤酒厂生产能力已发展到5万吨,“飞渡”和“泉陵”啤酒成为重庆市的著名商标,公司资产也达到8000多万元,年创利税超过3000万元。
同样的效应也体现在娃哈哈集团上。娃哈哈集团先后在涪陵和广元投资3亿多元,建起两个分公司,实现“销地产”。6年前“娃哈哈”登陆广元时,只想搞个纯净水厂和AD钙奶厂,但短短几年,在广元生产的娃哈哈产品已北上陕西,辐射甘肃、新疆,南进成都,赢得了丰厚的回报,娃哈哈人“野心”大增,去年又追加投资1.2亿元上热罐装饮料项目,每年可增加销售额2.1亿元。
其实,经济发展的双向互动也已在“双对口”中体现出来。就在我省企业纷纷赴三地开展“双对口”时,涪陵企业的优势资源也开始流向我省。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由于研发后劲不足,产品市场业绩不佳,规模难以扩大,而上市公司涪陵太极集团想开拓东部沿海市场,急需在浙江寻找合作伙伴。“太极”看中了浙江东方制药的巨大市场潜力,东西两家医药企业一拍即合,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被“太极”兼并后,两家医药企业在全国中药生产领域的优势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挥。
在“太极”的带动下,如今像涪陵的榨菜集团、化学工业公司等一大批西部企业都纷纷走出西部寻求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更大合作。
对口又对路,“输血”变“造血”
结对后,浙江首先想到的是对路的支援和帮扶,缺什么帮什么,需要什么帮什么。西充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是南充市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之一。帮扶几年来,我省在旱山区修建提灌站11座,打井建池980多口,解决了10多万人和9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援建和新建了12所希望小学,改善了3000多名学生的入学条件,修建了5所敬老院。大山区缺医少药,我省帮扶建起了4个卫生院,建筑面积达6500多平方米。
在涪陵、南充、广元,记者时常能听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时常被一幅幅动人的场面感动。在援建的多扶之江中心卫生院,病人陈家顺说起卫生院的变化激动得眼泪直打转。原来乡卫生院条件差,做X光透视和B超要跑到40多公里外的南充市,如今卫生院条件好了,大病不出乡,他这个老病号一年能节约医药费1500多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减少了一笔巨大的开支。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评价浙江对口帮扶广元时说,浙江的扶贫不带政府项目,不办政府厂子,而是把一批批工商业者带到帮扶地区去谈判,结果有数百家企业谈成了,有搞加工,有办市场的,有的搞开发农业,到1999年广元已经全面脱贫,浙江去的老板也赚到钱,同时,浙江企业家也把广元的本地工商业者带动起来了,实现了由“输血”变“造血”的转换。
“输血”只是暂时性的措施,“造血”才能增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剑阁县在我省资金帮扶和技术指导下,这里的田野变得绚丽多姿:山坡上花艳果香,稻田里种起了藕养上了鱼,房前屋后不起眼的蔬菜地发展到连片逾千亩,家庭饲养畜禽也成规模地进军城市市场。立体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将这里的荒山坡变成了果丰花盛的旅游休闲地。
在苍溪县,我省捐赠的种兔,建造的兔场,使该县长毛兔迅速发展,成为当地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来自长毛兔产业,该县已被列为全国长毛兔养殖大县。浙江李子园牛奶有限公司在西充县建立了分公司,带动了当地奶牛业的发展,如今西充养殖奶牛达3200多头,培养奶牛养殖大户30多户,种草养畜转移劳动力5000多人,奶农人均年收入达1.3万元,乳业已成为西充县的支柱产业。
我省由“输血”变“造血”的帮困扶贫做法,也在贫困地区生根结果。南充市委书记黄顺福告诉记者,南充如今的帮扶机制就是从浙江人的实践中学来的,从过去逢年过节的送钱送物,到如今的送种子、送种苗、送技术,南充的自身扶贫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使许多长期处于贫困的农户脱贫致富,这种有效的方式也得到了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的普遍欢迎。
一个项目,一个样板
送钱送物,是对口的初级阶段,最为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对口帮扶和支援。苍溪县县长贾邦彦说,观念听起来虚,实则重要,发展之道首先存在观念之中。无论是对口帮扶的干部,还是工商企业主,都有一个想法,到这些对口地区不是去“分蛋糕”,而是去做大“蛋糕”,去做出样板,以此来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让一个项目成为一个样板,为当地带来观念和机制的创新,是我省“双对口”的又一个创新。
“娃哈哈”许多员工对8年前那场“罢工风波”至今记忆犹新。1994年“娃哈哈”投资4000万元兼并当地3家特困企业,“娃哈哈”严格的管理方式,使擅自离岗而受到处罚的几十名饮料分厂的职工感到不满,于是闹到公司,还向有关部门四处写信申诉。“娃哈哈”以诚心、决心和耐心,改变了职工的观念,如今这些职工有的已成为车间主任,有的成为生产骨干。每逢区里开经济工作会议,娃哈哈分公司的总经理总是被请上台介绍经验,全区的企业厂长经理几乎都到过“娃哈哈”参观学习。
剑阁县县长田现平非常感慨地告诉记者,东西差距,深层的是市场经济意识,以娃哈哈集团为代表的浙江企业所以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的样板,是这些企业给西部带来的不仅是资金与技术,而且是历经20多年改革开放积淀而成的新观念、新机制。
其实在“双对口”地区,像娃哈哈这样的样板项目随处可见。在帮扶地区,两个浙江年轻人与两个国家级长毛兔重点县(市)的故事家喻户晓——
1998年,怀着一片帮扶的深情,姜伟与徐征带上全国一流的长毛种兔,从2000多公里外的德清县来到崇山峻岭的苍溪县和阆中市,他们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为当地农民传授养兔经验。经过他俩培训的兔农达2万多人,免费发放养兔技术资料3万多份,帮助100多个贫困户通过发展长毛兔脱贫致富,在两县(市)建起了5个长毛兔良种场。靠着这几家种兔场的辐射,如今这两个县(市)已发展长毛兔达400多万只,产值6亿多元,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资料】
涪陵:重庆市中部一个直辖郊区,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多葬于此而得名。面积2946平方公里,人口111多万。涪陵区又是三峡库区的腹地,是三峡工程主要淹没区之一,按三峡工程175米水位蓄水后,将淹没涪陵陆域面积51平方公里,涉及28个乡镇、173个村、224家工矿企业,直接淹没人口6.83万,规划动迁总人口逾11万。2002年全区实现GDP8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51元,农民人均收入2006元。1992年起,浙江省与该区结对进行对口支援。
南充: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面积12500平方公里,人口726万,去年全市GDP为219.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23元,农民人均收入1887元。1996年起,浙江省与该市的南部、西充、仪陇、营山、蓬安、阆中等6个国家和省定贫困县(市)开展帮扶。
广元: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是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结合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素有“入川门户、蜀北重镇”之称。面积1600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去年全市实现GDP9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9元,农民人均收入1512元。1996年起,浙江省与该市的苍溪、旺苍、青川、剑阁和朝天、元坝等6个国家和省定贫困县区结对帮扶。
【链接】 截至去年底,我省已无偿援助涪陵、广元、南充三地资金和赠物折款人民币54110万元;对口帮扶、支援项目321个,总投资36亿元,培训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00多人。针对对口地区干旱少雨,饮用水困难,我省帮助当地农民修建了65387口微水池,解决了近50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在我省帮扶下,对口帮扶的12个国家级和省定贫困县(市、区)到1999年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