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让孩子学会用手思考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2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把水加温后,为什么水看上去‘变多’了?”“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从同样的坡度滚下来,哪一个滚得快一些?”“可不可以让鸡蛋在水中浮起来?”……对这些问题,你会滔滔不绝地给学生灌输教科书上的定理,然后语重心长地教导说“要记住”。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即使你知道答案,你也应该大声说:“我也不知道,让我们一起做做看吧!”这就是“做中学”教育。
昨天在杭州开幕的“中法科学教育高层论坛”上,来自法国、美国、墨西哥、中国的近30名专家,就“做中学”这个全新的课题进行了研讨。
引进“做中学”项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介绍,这种在国外推广了十几年的科学教育项目,在美国被称为“Hands-on”(动手做),在法国叫做“动手和面团”,我们叫做“做中学”,就是让孩子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和学习科学。2001年5月,我国启动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计划。她说,这种科学教育项目最打动她自己的,是对学生好奇心的保护,和贯穿于学习始终的、对科学精神的尊重。
韦钰院士说,我们目前的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经验传授、轻亲自体验获得,老师讲课经常是先把结论告诉学生,然后用实验来验证。而“做中学”项目,是要把科学家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教给孩子,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会提问、学会实验、学会记录、学会讨论、学会表达。这不仅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更是一种生活的能力。
法国科学院的一位院士介绍说,在法国,“动手和面团”项目是由法国科学院付诸实施的,许多大学教师和科技人员、大学生,帮助小学教师设计“动手做”的主题、实验方案、制作教学设备。法国的科学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对事物独立的看法。特别关注孩子们的想法,哪怕是3岁的幼儿,教师也会十分认真地与之交谈,倾听他的发言和他对问题的看法。“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为了开辟孩子们良好思考的道路。”
2003年10月,杭州市下城区成了我省第一个该课题实验区。以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杭州明珠实验学校,是下城区确定的第一批“做中学”项目实施学校之一。半年多时间以来,“什么东西容易倒”、“水果的沉浮”、“听话的瓶子”、“各种各样的纸”等一些以前闻所未闻的科学课,让同学开阔了眼界,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自信心。
来源:
今日早报
作者:
通讯员 王琪 邵瑛 本报记者 任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