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3日讯 “老马开车去购物,傻了。商场外面没车位,满了。绕着商场开几圈,走了……”这是近来湖州热门网站上颇流行的一个帖子,道出了买车容易停车难。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来自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我市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私家车数量达到27辆,比上一年增加了6辆。然而,随着私家车的数量达到23.4万辆,出门购物开不开车、怎么安顿爱车成了许多潮人的困惑。
“满额免费停”3年涨三次
昨天,章女士开车去市中心一家商场买了40多块钱的东西,拿着收银条去服务总台领免费停车票时,却被告知“一次性消费满60元的顾客,方可持购物小票兑换4小时免费停车券。”我当时就郁闷了,这家超市从最初的20元到现在的60元, 3年里已经把“满额免费停”的标准抬高了三次,凭什么每次都他们说了算?
章女士拨通党报热线,表示对商场的新规不满意。“如果没有购物免费停车的优惠措施,还真不敢开车去商场,买几十块的东西,停车就要十多块,太不划算了。”章女士说,能够通过在超市购物获得公共停车位是车主十分乐意的事,但不管消费金额多少,超市都应该一视同仁,如果为了达到免费停车的标准,非得消费60元以上,这就有点强制消费的嫌疑了。
放下章女士的电话,记者立即赶赴这家商场。在卖场二楼服务台,摆放着的“温馨提示”格外显眼:“购物60元以上凭停车卡及收银凭证领取4小时免费停车票。”记者在服务台站立的半小时内,陆续有消费者前来换取免费停车票,其中也有消费者因购物没到规定金额而被劝退。“没满60元不能领取停车票。”消费者虽有怨言,但碍于商场服务员口中的规定,只好悻悻然离去。“我们商场处于交通要道,外部车流量很大,到店车辆也多,现有的150个地下车位经常处于饱和状态”。这家商场的客服部负责人向记者承认了“满额免费停”标准3年涨三次的说法,并且强调免费停车票发放条件的修改,除了车位紧张和交通拥堵等因素外,地下车库用工、用电和管理成本的增加也是背后推手。这位负责人对个别顾客的不满表示歉意,并希望可以得到顾客的理解和支持。
那么,商场究竟有没有权利自行抬高“满额免费停”的门槛?记者随后致电12358价格举报热线,接线员回答商场设置购物金额为消费者停车免单的做法,不在《价格法》调整的范畴里,只能视为吸引顾客前去购物的一种方法。而消保委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商场停车收费或免费尚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则可言,不过商家在自主制订这些规定时,还是要多考虑消费者的权益。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