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8日讯 两个孩子,他们曾经如花骨朵般鲜活。在这个夏天即将到来的时候,两口池塘夺去了他们的生命。
实际上,类似的悲剧一直在上演。去年六七月份间,本报《浙中城事》曾报道过数起儿童因为玩水而命丧池水的新闻。
真的伤不起吗?当我用颤抖的手在键盘上敲下这几个字,分明能够瞧见那些无辜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努力挣扎着,试图摆脱纠缠不清的死神的情景。
是的,提醒是必要的:让你的孩子远离水源,即便要玩水,也得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由大人陪同。
可是,除了提醒,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为了我们的孩子。
钓龙虾的14岁少年再也没有回来
昨天上午9点,家住金华城郊结合部洪源新村的王女士打进本报《浙中城事》热线0579-89111111:不好了,我们这里有个小孩子在水塘玩水,结果淹死了。小孩的妈妈抱着孩子的鞋,一直在池塘边哭。
记者核实:事发的池塘,位于金华后地明友砖瓦厂附近,离洪源新村不远,这是一口无任何警示标志和防护设置的方形小池塘。
在池边,还留着男孩的衣物和几只龙虾的残骸。
男孩的妈妈情绪激动,一直蹲坐在池塘边,痛哭不止。
男孩姓尤,在家中排行老大,今年14岁,7年前和父母从贵州来到金华,在金华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读5年级,以前从没游过泳。
小尤的爸爸尤贵健说,事情发生在5月6日下午,当时他在外面干活,家里只有小尤母子俩。
当天,儿子和另外两个孩子出去钓龙虾的时候,没跟妈妈打招呼。
“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儿子怎么会淹死。”小尤的妈妈哭着说。
在现场,记者找到了参与救人的文师傅,他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
“大概是上午11点多,我正在旁边的一幢房子里刷墙,当时看到三个小孩在池塘边上抓龙虾,然后互相泼水玩。开始并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儿,三个人脱衣服下水,其中一人(溺水者)往对岸游,不出五分钟便听到喊救命的声音。
另外两个孩子冲过去救,其中一个小孩还扔了个瓶子给溺水的男孩,但没能抓住。”
文师傅一看不对,立马也冲了过去,还有一位姓王的附近居民听到“救命”声后也赶了过来,折腾了好久才把孩子拖上岸,但是孩子已经奄奄一息了。
因为地处偏远,20多分钟后救护车才到,“那时候孩子已经不行了。”
“这个水池最深的地方应该有两米,底部是倾斜的,不知道情况的人,很容易失足滑进深水处。”文师傅推测说。
一位姓盛女士说,这口水塘一直没人管理,过去其实只是个小池塘,一年前都还没这么大,也没这么深,“去年开始有人在这里挖土,这个水塘才变大变深了。”
虽然伤心欲绝,但小尤的父母决定等处理完孩子的后事,在池塘边竖一块警示牌,“这样再有孩子来玩,也许悲剧就能避免了。”
3岁女孩失踪3天最后在池塘里找到了
5月4日下午3点左右,一名叫小红(化名)的3岁小女孩从义乌市苏溪镇木城村走失,家属第一时间将找孩子的《寻人启事》发上微博和论坛,并@了本报记者。
昨天早上,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义乌读者胡先生致电本报《浙中城事》热线0579-89111111说,小红死了,在村里的一口池塘里,尸体刚刚浮上来。
记者核实:昨天上午8点10分,女孩的尸体已经打捞上岸,家人痛哭不止。
发现孩子遗体的池塘当地人叫“圆塘”,面积约一亩,水上飘满了厚厚的浮萍,周围设有不锈钢护栏,西边有一个埠头。
早上6点,80岁的村民楼成法发现圆塘埠头边漂浮着一只死老鼠,就拿着铁锹去捞。回头清洗铁锹时,他注意到厚厚的浮萍中,还漂着一件红衣服,就用铁锹去捣了一下,“没想到是一个孩子,当时我吓了一跳。”
池塘里突然冒出一具小女孩的尸体,村民立刻报警。
小女孩一家是贵州沿河县人,租住在木城村,在池塘附近开了一家副食店。
面对女儿的尸体,父亲肖国富后悔不已,“她平时经常一个人走出去玩,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
5月4日下午3点左右,肖国富一家发现女儿不见后,发动众多老乡四处寻找,就是不见踪影,后来还报了警。
一位肖国富的贵州老乡告诉记者,小红走丢那天,他们曾经用竹竿在圆塘里打捞过,不过没有任何发现,“没想到,几天后孩子从这里浮上来。”
8点20分,法医对小红的尸体进行了勘验。具体的死亡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提醒
看好你的孩子
每年夏天,都是溺水死亡事件的高发期,尤其是缺少大人看管的民工子弟。
婺城警方就此事,想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家长,现在天气热了,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让孩子随意到水边玩。另外,尽量多给孩子安排一些安全的业余活动,减少他们遇到危险的机会。
“学校、家长都应该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发生悲剧。”一位办案民警对记者说,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
- 温岭市泽国镇 一汪池水夺走了两条小生命
- 金华东关大桥货车和小轿车迎面相撞 3人受伤严重生命垂危
- 三岁男孩从五楼坠下无大碍 生命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 吴兴:为老百姓筑牢防汛防台安全“生命线”
- 一个个善举挽救一条条濒危生命 生命种子爱心浇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