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殡葬女司仪:不敢向儿子透露自己的职业

来源: 浙江在线   2014年04月08日

   浙江在线04月08日讯 说到司仪,多数人想到的会是甜蜜的婚礼。然而对她们来说,虽然同样是司仪身份,每天面对的却是残酷的死亡——因为她们工作的地点在追悼会上。葬礼是人生的谢幕,而她们做的就是执导好逝者人生最后的电影。

  鲜花,挽联,哀乐低回,温州市殡仪馆5号告别厅庄严肃穆,一场生命的告别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外穿黑西装、内着白衬衣的杨司仪正用低沉的语调致悼词,引导着逝者亲友与逝者告别。

  凌晨四时开始

  主持“告别仪式”

  面前的杨司仪举止大方得体,浑身散发着亲和力,说话时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若不是记者刚在追悼仪式上见到过她,很难相信她是一名葬礼主持人。

  34岁的杨司仪高中毕业后,便来到温州市殡仪馆工作。起先在礼厅摆花圈、整理挽联,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她当上了殡葬司仪,是目前温州殡仪馆工龄最长的一位司仪。

  每当凌晨4时,大部分人睡得正香的时候,她就开始工作——穿上笔挺的职业服,缓步走进告别厅,在灯光下开始主持告别议式。从介绍逝者生平,鞠躬默哀、瞻仰遗容,到仪式结束、提醒逝者家属注意事项,一场告别仪式需半个小时左右。最繁忙时,她一个上午要主持四五场告别仪式。

  “致悼词时,我手里没有讲话稿,所有的词都记在心中了。”从事殡葬司仪10余年,杨司仪一直潜心学习和完善着葬礼司仪工作。每个逝者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个亲属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年龄、职业,悼词也不尽相同。为此,她上网查阅资料、请教有关礼俗专家,为不同的逝者设计了不同的主持词。逝者身份不同、年龄迥异,但相同的是她那份“让逝者的人生谢幕更完美,给生者带去些许慰藉”的心。“希望让生命的告别变得更有尊严,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杨司仪如是说。

  面向上百人致悼词,这让当时才20多岁的杨司仪心中有些紧张。而现在,经历了上千场殡仪主持后,如今的杨司仪主持风格大方沉稳,掌控场面能力强,已是一位成熟的殡葬司仪了。

  这是一份不能

  “微笑服务”的工作

  “失去亲人的一刻,是人生中最痛苦、最无助之时,我们希望通过周到、贴心的服务,让逝者安息,让其亲属获得温暖和慰藉。”生活中的杨司仪常常笑容满面,而工作中的她总是紧绷着脸孔。对此,她郑重地说,这一份职业没有笑声,但意味着对逝者的尊重,以及对逝者家属的人文关怀。几乎每一天,杨司仪都会遇上生死别离的场景。有时,逝者亲人悲痛欲绝,嚎啕大哭,杨司仪便主动上前安慰,并引导他们去休息室稳定一下情绪。

  逝者中,有的很年轻因病过世,有的因车祸走得很突然,有的劳碌一辈子却没有享受过好的生活,刚刚从事这一行时,杨司仪常常会难过得和家属一起伤心,心情很长时间都缓不过来,以致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但慢慢地,她开始调整心态,学会了当时投入、事后释怀,尽快走出消极情绪,让心理保持平衡。

  不敢向儿子

  透露自己的职业

  虽然杨司仪对自己的工作饱含感情,但说到自己的生活,她还是有很多的无奈:自从当上殡葬司仪后,她的朋友越来越少,因为不少人心存忌讳,觉得她的这份职业晦气。杨司仪订婚时,她给一位女友送去了喜糖,但这位女友订婚时却没有回赠喜糖,这意味着两人多年的友情已成过眼的云烟。而她结婚时,她的陪娘几乎都是她的同事。怕孩子在学校受歧视和冷落,杨司仪也没有向7岁的儿子透露自己的职业。

  “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是神圣的,为人生的终点站服务,这份职业难道不神圣吗?”温州市殡仪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举行告别仪式是逝者家属尽快走出丧亲阴影的有效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逝者家属希望殡仪馆能提供殡仪司仪服务。从前,殡葬司仪服务需求率只占三成,如今上升至九成以上。目前殡仪馆有6名女司仪,年龄最大的46岁,最小的26岁。

  “常常为逝去的生命送行,使我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生命多么美好,要快快乐乐地生活在当下。”杨司仪笑着对记者说,眼下春暖花开,有空闲的时间,她想与同事们一路踏青,欢欢笑笑,领略大自然的绚丽,感悟人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