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记者 包勇)从观众入场到入座,从球场安检到保障服务……今天,2023年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进入到第二个比赛日,浙江在线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作为“后亚运时代”杭州举办的首个国际顶级赛事,处处有着“亚运”的影子。
场馆区域分布的“活地图”
“你好,你的票是四区,在三楼,从这左转往前走,看到楼梯往上走就到了。”西装革履,打着领带,看台安保赵绵正为一位观众指路。
杭州亚(残)运会期间,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举行了游泳项目和篮球项目,赵绵全程参与了赛事的看台安保工作。
看台安保赵绵为观众指引 记者 包勇 摄
“亚(残)运会之前,我们每天走场馆,记区域、记线路,如今场馆内区域地图,已经印在了这里。”赵绵指了指脑袋说。
看台安保工作没有技巧,只有熟能生巧。“现在可以做到99%的准确率。”赵绵说,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在赛前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自己的座位,赛后又能有条不紊引导观众退场。
成为国际活动翻译需“过三关”
每场比赛结束,是翻译金东晟最忙的时候,他必须准确翻译中外媒体的提问和运动员们的回答。曾在杭州亚(残)运会为重要外宾担任翻译工作的他,服务体育赛事显得游刃有余。
“杭州亚(残)运会储备了一批翻译人才,大都来自大学老师、导游等行业。”金东晟说,现在只要杭州需要,不论什么样的语种翻译,很快就能集结完毕。
金东晟在赛后提供翻译服务 记者 包勇 摄
怎么样才能成为国际体育赛事的翻译?金东晟透露,国际活动中的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还要有很多的知识储备,需要“过三关”。
金东晟介绍说,第一个标准是语言,这是基础;第二个标准是要了解杭州、浙江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翻译也是中国文化传播大使;第三个标准就是形象。
标准让场地切换更“丝滑”
对于杭州“亚运遗产”延续,总决赛工作人员陈杰琼深有体会。早在2020年,陈杰琼就参与到杭州亚(残)运会的筹备中。
“这次总决赛使用了篮球场馆,但羽毛球场地的布局、灯光等都延用了亚(残)运会的标准。”陈杰琼说,有了标准,再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调整,切换起来就很“丝滑”。
陈杰琼(左一)引导运动员接受赛后采访 记者 包勇 摄
比如,摄影师,在篮球比赛时主要集中在篮筐底下的位置,而羽毛球比赛主要集中在场地一侧的中间位置,就会在场中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位置。
此外,在赛事的新闻传播上,总决赛延续了杭州亚(残)运会的官方新闻服务小程序,参与赛事报道的新闻媒体可通过该平台第一时间掌握所有的比赛赛程以及运动员的即使时采访内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