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义乌人已经开始赚巴黎奥运会的钱了#话题冲上热搜。有媒体报道显示,从去年10月开始,义乌已有商家接到了巴黎奥运会的手环订单。彼时,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还有将近1年时间。如此效率,不禁让众多网友惊呼:义乌速度让人啧啧称奇。
春夏生产圣诞用品、秋冬接受防暑用品订单……熟悉义乌小商品经营“门道”的朋友一定对这样的场景见怪不怪,当世界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运动员们在开赛前紧锣密鼓地备战之时,另一个赛场之上,经营小商品的义乌商家们,也早早进入了“热身时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记者近日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蹲点采访时发现,这里的节奏非常快:面对市场上出现的热点和商机,义乌的商户们总能一击即中;面对行业出现的新业态、新变化,他们也能及时为我所用。“快人一步”已成为义乌市场和商户们最生动的注解。
销售火热:奥运之风刮遍市场
眼下,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已不足100天时间,远在大洋彼岸的义乌也迎来了出货高峰。记者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体育用品区块看到,这里已经洋溢着大赛氛围,各类运动服、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及周边用品被集中展示出来。
义乌的商家如何在这场奥运盛宴中抢得先机、拔得头筹?
“我们这款奥运手环是官方授权我们生产的,去年我们就拿下了这个大单。”一区市场经营户林道来告诉记者。
很难想象,在这个不到5平米的商铺内,竟然生产着奥运会官方授权的产品,而且量还不小。
林道来说,去年10月左右,巴黎奥运会组委会将一款手环产品授权给江苏常州的一家外贸企业,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马上参与竞标。
由于产品质量过硬、价格又低,林道来的企业很快在竞标中获胜,获得了产品的代工生产权。去年12月开始生产,第一批50万个空运到了巴黎,第二批50万个也于4月10日发出。“这100万个奥运手环为我增加了30%的年销量。” 林道来略感自豪地说。
挖掘订单要先人一步,还有商户十分关注产品的创新和版权,在这些领域也要争个先。
“This is new design for the European Cup,also for the Olympic Games.”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义乌丹娜丝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温从见向一位印度客商介绍公司的最新产品。
温从见主要从事原创球衣设计生产,以外贸为主,已经销往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产品被认可是从卡塔尔世界杯开始的,当时设计了32款原创球衣。”温从见介绍,产品推出后非常受欢迎,当时销量突破200万件。
超高的销量也带来了问题,市场上很快出现仿冒产品,虽然当时温从见加急申请了版权,但等证书批复下来后,世界杯也已经结束了。
吃一堑,长一智。面对即将到来的巴黎奥运会,温从见从今年2月份开始就对自家设计的球迷助威服申请了版权,已经批下20余个。“通过这个事情我们也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提前介入,提前布局,真正做到快人一步。”温从见说,目前巴黎奥运会的相关球衣销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代工工厂也在紧锣密鼓地生产。
奥运之风刮遍了市场,也带动了外贸出口。义乌金斯顿集团是当地一家外贸物流公司,负责人金小民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体育用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25%,其中发往法国巴黎的体育用品将在5月份迎来高峰期,预计每周能达到15个货柜。据义乌海关的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义乌体育用品出口17亿元,同比增长70.5%,义乌对法国出口5.4亿元,同比增长42.1%。
时间紧迫:圣诞用品要尽快出货
相比于奥运产品的火热,在圣诞用品领域,义乌的商家们按部就班,按照自己的节奏销售。不过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还是有不少商家充满着“焦虑感”。
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让人明显感受到“圣诞节”已然在这开始:写有中文、英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的圣诞树、圣诞袜、圣诞服饰、挂件等圣诞产品随处可见。
作为普通消费者,很难想象在距离今年西方圣诞节还有200多天的时刻,义乌已经开足马力,全力生产销售各类圣诞用品。
“我们这的订单从3月份就开始了,目前一直排到了6月份,工厂也在加班加点赶制圣诞用品。” 王黎旻在一区市场经营一家圣诞礼品工厂店,他告诉记者,最近来自俄罗斯、哥伦比亚、美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客户一直在催单,生意涵盖了全球四大洲。
与此同时,王黎旻在丽水的工厂,300多号工人正开足马力生产,有些款式来不及做,就发往周边县市代加工,以此保障订单如期交付。
“时间很紧迫了,感觉已经有些晚了。” 王黎旻向记者坦言,有些同行在今年1月份就开始接单,对于经营户来说,越早接单意味着能够更早掌握主动权,对于后续销售和掌握市场行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的,国外的客户也很着急,他们越早采购,就能提前在所属国家铺货,“外商大多是批发,他们越早拿到货,就能尽快销售给二级经销商,尽快出货。”“这就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商业游戏。”
另外,外贸非常受制于国际航运、陆运、水运政策的影响。比如,集装箱突然紧张,海运价格也突飞猛涨;有时候货运船只到达外国港口后长时间无法完成清关,商品都积压在了港口无法卸船。义乌市兴昀圣诞用品店经营户金莉莉告诉记者,今年也出现了特殊情况,受红海危机带来的海运费率增长和运力紧张影响,很多欧美客户的采购商品无法按期到港,这几个月来一直在线上沟通,也要求自己这边加快生产,“大家都挺着急的,所以就要在在设计、打样、生产等环节都想尽办法快人一步。”
拥抱变化:“走播”拓宽了销售路子
一边是圣诞用品提前打响销售大战,另一边,饰品行业正刮起了一股“走播”风。面对产品结构和传统线下经营渠道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义乌小商品经营户开始快速转型,在创新中谋求新的增长机会。
“家人们,大家可以关注一号链接,是刚上的新款,价格十分优惠。”在国际商贸城一区饰品销售区,随处可见架着一个手机,手拿各种样品热情洋溢介绍的“走播”们。
所谓的“走播”,可以理解为一种动态直播的模式,主播门走出直播间,直接来到市场经营户的商铺,帮其销售商品。最终的结果:经营户的商品被销出去了,走播则作为二级经销商,赚取了商品差价,双方各取所需。
对于在专业市场直播带货的形式,曾有不同的声音。去年3月,国内某地一专业市场曾明令禁止商户和外来人员直播走播,虽然后续解禁,但在当时曾引发广泛争议。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对于走播这种形式,大多表现出支持的态度。
在“艾妮贝妮”饰品店内记者看到,一位主播正打开抖音直播间,向粉丝们推介店内的产品。经营户吴琼表示,走播的形式丰富了店内的销售渠道,有些做得较好的走播,一天能帮他们出掉几万元的货品。“当然,我们对这些走播也有要求,比如基础粉丝量要有一定的基础。”吴琼说,如果出货量不大,有时候在配货等环节会增加店里的工作量,就感觉性价比不是特别高。
和吴琼持不同观点的义乌“摩天轮”饰品店经营户马琴则告诉记者,她对店里来的走播不设门槛。“我们这既有好几万粉丝的网红,也有刚踏入直播带货圈的新人,只要不影响店内经营秩序,我们一律欢迎。”在马琴看来,走播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线上销售的渠道,而且还能增加线下销售的人气,“有些采购商看到店里有人在直播,会认为这家店还是蛮有热度的,无形中增加了我们商品销售的机会。”
“市场经营户对走播这种新业态的支持度,表明了市场包容开放的一面,在这方面义乌市场走在了前面。”义乌市商城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走播的走红,也表明了越来越多的义乌市场商户正在主动求变,在转型创新中寻找消费的新活力和增长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