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国际禁毒日 | 戒毒所女民警 架起沉沦与重生间的桥梁

字体:
—2024—
06/26
12:44:59
2024-06-26 12:44:59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孙婧宜 陈天怀


记者 陈天怀 摄

  浙江在线6月26日讯(记者 孙婧宜 陈天怀)“接到消息以后,电话里,她没有骂我,一直哭,一直哭……”6月下旬,浙江省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心理咨询室里灯光暖黄,提起妈妈的小丽泛起闪闪泪花,苦笑一声,将头埋进抱枕里。

最初谈话更多是沉默,时间久了,她们才会和戒毒民警说出自己的故事 记者 陈天怀 摄

  看到小丽的眼泪,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副主任唐波娜停下记录的笔,覆上她的手背,“看到你的眼泪,唐老师其实很开心,你还有牵挂的人。”这是小丽第二次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来这里一月有余,这是她与唐波娜的首次会面。

  2002年,唐波娜从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毕业,源于对女性身份的认同以及对影视剧中缉毒警察的憧憬,二十出头的小姑娘主动选择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成为一名戒毒民警。从业二十多年,她见证了许多堕入毒品深渊者通往“地狱”的历程,但每次与戒毒人员谈心时仍然触动。

唐波娜在浙江省莫干山女子强制戒毒所工作20余载 记者 陈天怀 摄

  谈心结束,唐波娜主动给小丽一个拥抱,目送她离开,然后转身,关上房门,望向始终站在心理咨询室角落里的记者,“你看,如果没穿那身衣服,她们和普通人好像也没什么区别,是不是。”

  由此,唐波娜向记者讲起那些让她感触良多的“她们”的故事。

  当潘多拉魔盒首次打开

  “她们恐怕不知道,自己会失去什么。”

  职业生涯中,唐波娜见证了许多来去。她们中间,有的是因为心理问题开始吸毒,有的源于好奇心寻求刺激,有的是为了所谓减肥,还有的是被骗……

  五花八门的吸毒成因让唐波娜常常感到无奈,“她们在第一次吸毒的时候,恐怕不知道,自己会失去什么。”

  刚到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门口时,记者一眼就看到了门口停放着一辆带有红十字标志的汽车。“这是医院的救护车吗?”“这是所里专门配备的救护车,方便及时把出现危急重病的戒毒人员或需要得到更好医疗资源的戒毒人员护送去医院。”

  这种需要特别护送的情况,在戒毒所不是稀罕事。唐波娜告诉记者,送来戒毒所的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状态都不大理想,普遍身体素质较差,伴有基础性疾病。

  据近三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在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的戒毒人员中,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人数占比12%,精神类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类占比6.5%,肝脏类疾病占比24%,其中多人患有多种疾病,最多一人罹患8种疾病。“之前有一名戒毒人员,入所短短一个月内,反复多次发作心律失常,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且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因其常年吸毒注射导致静脉严重狭窄,给治疗也带来了一定难度。”唐波娜说。

戒毒民警带领戒毒人员前往心理咨询室 记者 陈天怀 摄

  有人因为毒品丧失了健康,有人因为毒品失去了见亲人最后一面的机会。飞飞在单亲家庭长大,自9岁开始就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生活,母亲的忙碌和父爱的缺失给她带来无尽痛苦。

  为了缓解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情绪,飞飞开始尝试吸毒,被警察抓获时,她父亲正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飞飞是在看守所里收到父亲离世的消息的,没来得及见上父亲最后一面。“她一直跟我说,恨父亲,没办法原谅,但当噩耗传来,冲击力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唐波娜记得第一次与飞飞见面时,她浑身生满红疮。后来,唐波娜才从飞飞口中得知,在她的记忆里,只有皮肤病复发时,父母才会回来看望她。“这是她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应,是孩子挽留父母的方式,她其实爱父亲,这会是她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唐波娜说。

  健康丢失、亲人离世……在这里,因吸毒造成无法挽回后果的故事还在上演。“大多数吸毒人员会后悔,但来不及了。远离源头、拒绝毒品,不要等到失去才开始珍惜。”

戒毒人员隔着玻璃看玩偶,像来探望她的家人看她一样,很近又很远 记者 陈天怀 摄

  当戒毒成为一场曲折漫长的跋涉

  “打下负面标签后,她们还有未来吗?”

  “一朝吸毒,一生戒毒,终生想毒。”这句话在戒毒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专业人士,唐波娜认为,毒品并非戒不掉。真正令人胆寒的,是吸毒之后需要付出的代价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来说都过于巨大。

  许多戒毒人员在离开戒毒所后,仍会给唐波娜发消息、写信件,或逢年过节发一条祝福,或讲讲近况,恰好唐波娜也格外关注大家回归后的生活,一来一回便保持了联系。

  当记者询问,她们出去以后过得好吗?唐波娜的表情略显暗淡,沉默片刻,“我很难给出积极的答案。她们永远背负着曾是吸毒人员的负面标签,社会上对他们的接受度也不高。就算戒毒成功了,吸过毒对生活、工作的影响仍然很大。”

  唐波娜记得,戒毒所里曾有一位姑娘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幼师。离开戒毒所后,她凭借自身技能也成功找到幼师的工作。“她告诉我,那个时候的她很快乐,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每天都是幼儿园里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在这样的努力下,姑娘的事业风生水起,成功从一名普通老师成长为副园长。

  然而,一切的美好在大家得知她有吸毒史后通通被打碎,家长不愿将孩子交给一个曾有吸毒史的人,迫于压力,幼儿园也不敢再聘用她。“这件事情对她打击特别大,她觉得不管怎么努力,永远‘洗不白’。后来,她又进(戒毒所)来了……”

“我恨自己,我想打死以前的自己”,戒毒人员边击打人偶,边呐喊着 记者 陈天怀 摄

  “很多人觉得戒毒之后一定会复吸,从普通人的角度我能理解大家的想法,但经过这二十年的工作,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我们说的‘一生戒毒’‘终生想毒’意思是有了一次吸毒,渴求度会不断出现,要准备一生用坚定的戒毒意念去戒毒。”

  就在几个月,唐波娜也面临着一个抉择。一位从戒毒所回归社会的戒毒人员,给唐波娜发来消息:“唐老师,我浑身上下还剩12块钱,实在过不下去了,您能不能借我一点钱,我有钱就马上还您。”

  唐波娜有些犹豫,不是怕她不还,而是怕她面临绝境之下,拿着钱再次吸毒。“一整天我都在想这件事,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借给她。我不希望我的决定反而成为将她推向绝境的最后一股力量,我愿意把信任交给她。”

  仅过月余,唐波娜收到还款,对方告诉她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唐波娜很开心,她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了。

在戒毒所,写信是戒毒人员的寄托,但什么时候能收到回信她们也说不好,只能等 记者 陈天怀 摄

  放下大众印象重新认识她们

  “剥去吸毒外壳,她们仍可以被拯救。”

  回想二十多年前,当唐波娜还没有真正踏入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前,她对吸毒人群的印象与社会大众没有不同,也曾暗暗担忧、忐忑、害怕,“戒毒人员的脾气会不会比较坏?会不会不好管理?”

  这些顾虑在一次次相处之后逐渐消失,唐波娜发现,这些人似乎不难相处,她们有喜有忧有怒会表达,与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于是,唐波娜选择抛开大众印象,用二十多年的时间重新认识她们。

  “真正走进她们的生活,就会发现,女性戒毒人员的情感非常丰富,她们背后,可能暗藏着一段悲伤过往,又或是别人无法理解、难以触及的故事。”唐波娜说。

沙盘治疗时,戒毒人员选了艾莎公主,因为她五岁的女儿特别喜欢 记者 陈天怀 摄

  某年的4月1日,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平静被一名戒毒人员突然失控的情绪打破。唐波娜收到消息,戒毒人员小杨突然情绪极度不稳定,存在自伤自残行为,要求她马上进行危机干预。

  见到小杨时,她的状态让唐波娜震惊——即便手腕、双臂被白色纱布裹得密不透风,小杨仍死死咬着自己的静脉,不时发出哽咽声。“我们尝试跟她说话,但她始终保持沉默,一定是有原因的。”

  唐波娜给了小杨守候的约定。“如果你愿意可以来找我,我会在心理矫治中心等你。”几天后,小杨来到心理咨询中心,当抚摸到沙盘里的沙子时,她痛哭出声。

  原来,4月1日本该是小杨结婚的日子。在最幸福的时刻,厄运降临,小杨的未婚夫在取婚纱照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小杨赶到医院时,未婚夫一句话都没说,只看了看她,就永远闭上了眼睛。大受打击的小杨因为这件事流掉了腹中两个月的孩子,又染上毒瘾。“事情已经过去6年,我以为我忘了,但没有,一直在我心里。”

  此后,唐波娜给小杨进行了历时8个月的7次沙盘治疗、22封信件咨询和30次面对面咨询,成功将小杨从生死边缘拉下。最终,小杨提前一个月离开戒毒所。回归生活后,她给唐波娜寄了一封信,上面写着,“一切安好,生活在慢慢重启。”

  唐波娜告诉记者,2022年全省戒毒系统做过回访调查,从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回归的戒毒人员,三年以上未发现复吸的概率有98.6%,非常之高。拯救这些迷失的灵魂,或许就是戒毒所的意义。“作为我们戒毒民警,我们只能用心用情去对待她们,让我们那道光,去照进她们生命的裂缝当中,让她们重新开始,向阳而生。”唐波娜说。

戒毒人员站在走廊尽头,隔着铁窗看向外面的世界,她说以前的生活就像恶梦 记者 陈天怀 摄

  采访最后,唐波娜拉住记者,再三嘱托,她有几句话,想通过我们带给大家——

  “第一,永远保持警惕心,对毒品说 ‘NO’!”

  “第二,良好的家庭互动模式对孩子非常重要。”

  “第三,我想说……如果你的身边也有一个曾经吸过毒,但依然在努力奔跑的解除人员时,希望能够对他们多一点接纳,多一点理解,再给他们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

  记者回答:“一定!”

  (文中小丽、飞飞、小杨皆为化名。)

戒毒民警像是一束阳光,照亮戒毒人员黑暗的世界 记者 陈天怀 摄

  记者手记:别让毒品吞噬青春、禁锢人生

  这是记者第一次走进戒毒所,也是第一次真正见到吸毒人群。看到她们第一眼,不禁涌起一阵惋惜,“嚯,好年轻。” 二十出头,本该是姑娘们尽情绽放的年纪。因为毒品,她们只能呆在一方土地上,与欲望对抗。

  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有一间摆放着戒毒人员各类手工作品的陈列室,其中最瞩目的属巨型十字绣作品《清明上河图》,热闹又繁荣。

  看到这副作品,姑娘们活泼起来,开始讨论“怎么绣”“要绣多久”。最后得出结论:“看上去不难,以后有机会我们也绣一幅,绣一幅大的!”

  也许,这不仅是一幅绣作,更代表着姑娘对生活的期望。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6月也是我国第14个全民禁毒宣传月,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的主题是“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借着莫干山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故事,我们想提醒所有年轻人,远离毒品,别让它吞噬青春、禁锢人生。

除了劳动和学习,戒毒所还有很多活动可以参加 记者 陈天怀 摄

浙江省莫干山女子强制戒毒所vr毒瘾评估矫治室 记者 陈天怀 摄

心理治疗有很多种,音乐治疗可以让人放松 记者 陈天怀 摄

戒毒人员为唐波娜写的诗,她们离开戒毒所还经常和唐波娜保持联系 记者 陈天怀 摄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戒毒;毒品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一朝吸毒,一生戒毒,终生想毒。”这句话在戒毒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专业人士,唐波娜认为,毒品并非戒不掉。真正令人胆寒的,是吸毒之后需要付出的代价对每个人、每个家庭来说都过于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