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记者 汪雨晨)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眼下,浙江晚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农户们开镰迎丰收。
对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经济大省浙江来说,一直以来,耕地资源紧张、粮食产需缺口大,是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
10月16日,第44个世界粮食日。记者走进浙江省区县级地区最大的粮库——杭州市萧山区中心粮库,探访绿色、智能的现代化粮库,揭秘藏粮的小妙招和黑科技。
萧山区中心粮库内部 记者 汪雨晨 摄
在装着近7000吨稻谷的高大平房仓粮库门口,进门处的门槛上有条小白线,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虫子爬过这里就会因逐渐脱水而死亡,能起到防虫效果。
进入仓库前,仓库管理员先行一步来到仓库门口,用仪器测量库内氧气浓度,确认安全后,才可进入仓库内部。
“我们会往库内充氮气,如果不确认氧气浓度直接进入,可能会有缺氧昏迷的风险。”杭州萧山粮食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心粮库主任沈火军解释,现在采用的是气调控温储粮技术,气调储粮是将高浓度氮气由通风环流管网送入粮堆,使粮堆内氮气浓度快速上升至95%-98%,氧气浓度下降为2%-5%,并维持一段时间,可以高效抑制储粮害虫生长繁殖,降低粮食呼吸代谢速率,减少粮食储藏损耗实现绿色储粮。
粮食的储存需要一个低温低湿的环境,粮仓内的空气温湿受到24小时监测,到了夏季高温天,粮仓里的空调会自动开启降温,防止粮食变质和生虫,有效降低粮食损耗,保证粮食安全,延长粮食储存时间。
农户可以直接看到检测全过程 记者 汪雨晨 摄
过去主要是人管粮,现在“云管粮”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在农户在手机上就能预约卖粮时间了,不用在这等大半天了。”沈火军介绍,现在农户们不用“起大早”“排长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浙里办”APP搜索“浙政粮安”应用,扫一扫种粮人独有的粮户“身份证”,线上查看各个粮库的预约售粮情况,自主选择售粮库点和交粮时间。
检测环节,化验人员通过扫码枪读取“身份证”后,样品就正式进入了阳光质检信息系统。阳光质检室外,设置了农户等待区域,农户可以实时在大屏上看到自己粮食的检测进度,还可以透过质检室外的玻璃直接看到化验人员的每一步检测过程,环节更透明了,农户也更安心了。
粮食入库后,利用粮仓现有的仓内、仓外摄像头,使用AI图像识别、物联网直采粮温等技术手段,可以不间断实时监测人、粮、库动态变化,自动预警异常情况,特别是人员状况异常、粮面异常、储粮温湿度和虫害异常、库区出现安全风险等,提醒管理人员限期闭环处置,确保人安、粮安、库安。
“马上就要开始收晚稻了,又要进入‘早开门,晚关门,中午不停秤’的收购季了。”沈火军笑着说,火上热搜的“麦田CBD”预计10月底11月初将迎来全面丰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