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黄土高原绿色蜕变记:20年间,在悬崖种下280万棵希望之树

字体:
—2024—
10/25
10:20:59
2024-10-25 10:20:59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戴凯霖

  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见习记者 戴凯霖)秋日的延安,依旧苍翠。近年来,延安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以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近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吴起县南沟村、宜川县三北防护林示范点、南泥湾湿地公园,共同追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欣赏这片土地里如诗如画的生态长卷。

  退耕还林第一县: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在吴起县南沟村村史馆里,有一张20世纪90年代的老照片:一个光秃秃的山头上,孤零零地立着一棵槐树,这便是延安市吴起县最初的模样。

  “很难想象这样植被茂密、风景秀美的地方,曾经竟是一个荒山秃岭?”游客宫女士不禁发出疑问。

  南沟村村民匡志忠向记者说道:“山秃、地贫、人穷,不种树咋办啊?”他回忆起20多年前村里的情形,连连摇头:“种树,是一个没有退路的选择。”

吴起县退耕还林 前后对比图 主办方供图

  1999年,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一场绿色的“革命”正式拉开序幕。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南沟村,干旱缺水、气候条件恶劣,种树极为不易。匡志忠讲起当时种树的情景:春寒料峭,冷风刺骨,村民们背上树苗、铁锹、铁锅、干粮,手脚并用爬上山梁,到坡地挖坑、栽树。

  “大伙儿在地头支起铁锅做饭,中午困了就把衣服蒙在脸上席地而睡,大风吹得眼睛睁不开也不停工。碰上下雨天,地变软好挖坑,我们干劲儿特别足!”山头逐渐增添了几分“绿意”,源自村民们的努力和耐心,匡志忠继续说道:“专家们提出关于株距、行距的建议,种树时大家就用木棍挨个比对、校正树坑之间的距离。即便这样,有的树也无法成活,还是得反复补种。”

  退耕还林绝非朝夕之功,20多年过去,如今的南沟村累计造林1.6万亩,已被评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村”。南沟村党支部书记白涛表示,在生态环境转变后,紧接着开发出多种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如特色果园采摘、农家乐住宿等,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文旅为补充的多元化产业体系。又结合秦汉文化、红色记忆以及陕北民俗风情等多种元素,精心打造了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多方位增添村民收入。

  “我们从一棵树到一片林的心血没有白费,这碗‘生态饭’老百姓吃上了!”白涛笑着告诉记者。

  悬崖造林队:20年间种下280万棵树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伴随着远处传来的黄河大合唱,宜川县第一支专业造林队队长王永红和他的队友们在崖顶打下钢钎,用安全绳拴住腰,将人吊在悬崖间,开始在黄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垒坑种树。这支由当地居民组成的造林队伍,自2004年以来,坚持植树造林的工作已有约20年。

王永红正在作业 主办方供图

  宜川县处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腹地,黄河流经66公里,地形复杂,悬崖峭壁众多,属土石山区薄弱地带。

  由于大多数造林点,运输车无法到达,队员们只能肩扛背驮树苗。王永红说:“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单次负重至少超过30公斤,背到最远的种树点得爬坡过坎走40分钟。”队员们走到种树点后,就没有路了。“只能攀爬几乎垂直的崖壁,拽着石壁往上用力攀,落脚的地方很窄,脚下的沙土又松又软,一不注意就可能滑下去。”王永红回想起第一次在悬崖边作业,直言:“我心里那叫一个怕啊,往山底看一眼,头晕脚发软。”

  除了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这支悬崖造林队还要面对自然灾害的挑战。2017年,宜川县遭遇大旱,他们种植的3000多亩树苗,成活率不到30%。“心疼呐!但是我们没有想过放弃。”面对天灾,队员们仍坚持不懈通过建立蓄水池、拉水上山等方式来解决灌溉问题。

  宜川县林业局副局长袁国荣告诉记者,今年3月,县林业局引进了无人机,承担运苗上山这一工作。“有了无人机后,他们植树的安全性提升了,效率也提高了。”如今,曾经贫瘠的荒山大部分已被一片苍翠的侧柏覆盖,悬崖造林队在宜川县造林近4万亩,至少有280万棵树,其中超过一万亩种植在水土极易流失的黄河西岸悬崖、陡坡等生态脆弱区。

  黄土高原上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废弃矿场“爆改”而来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在南泥湾千亩稻田里,众人不自觉地唱起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部,地处汾川河上游,河水由北向南扩张,形成了一道冲积层很厚的弓形湾,原名“烂泥湾”,后改名“南泥湾”。

  在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中的观景台上,举目望去,远山蜿蜒起伏,树林苍翠,清风徐来,落叶翩翩起舞,令人感到温暖又宁静。

南泥湾湿地公园 见习记者 戴凯霖 摄

  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王彦龙告诉记者,眼前这片波光粼粼的湖泊,之前是一片坑坑洼洼的废弃矿场。“开采用于修路等施工建设的鹅卵石等石材,之前是过度开采,导致原有的农田被挖成大水坑,一片荒芜,成了废弃区域。”

  为了建设起湿地公园,管委会将这片乱开、乱采、乱挖的区域进行整治,并打造成了宣传科普的基地。如今,这片曾经的采矿区已经焕然一新,成为人们了解湿地、学习科普知识的重要场所。王彦龙介绍,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是黄土高原上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示范案例。目前,该湿地公园为湿地—农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保存有相对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现有脊椎动物232种,其中鸟类132种,小䴙䴘、白鹭、苍鹭等水鸟显著增加,还观测到东方白鹳、黑鹳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这在陕北干旱、半干旱区中尤为珍贵。

  从西安自驾而来的游客刘娉婷告诉记者:“来到到南泥湾旅游,看完红色景点还能在绿水青山中漫步,顿觉神清气爽。”王彦龙指出,既能看“红”,又能赏“绿”也正是南泥湾旅游的亮点。据悉,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为发展红色主题教育、乡村振兴、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延安;黄土高原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秋日的延安,依旧苍翠。近年来,延安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以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