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7日讯(记者 孙婧宜 通讯员 张范 陈谊)10月底,义乌清波湖边,一场日常的溺水救援演练正在上演。演练科目共四项,分别为水上机器人救援,水上救生最小作战单元演练,高桥绳索速降,水下搜索落水人员。本次演练的总指挥是浙江义乌市公安局江东派出所副所长——楼仁斌。
提起楼仁斌,很多人不会陌生。2018年7月,一场强降雨导致义乌西江桥边防洪堤塌方,3名巡河人员被困。面对暴雨、激流和继续塌方的风险,楼仁斌接连三次跳江连救三人。救人后一身污泥的形象被人拍下发到网上,楼仁斌“火”了一把,也因此得名“最脏警察”。
楼仁斌救人后 浙江省公安厅供图
事实上,这个颇受瞩目的救援并不是楼仁斌第一次下水救人。江东派出所辖区毗邻义乌江,全年涉水警情多,这位从警17年的警界“老炮儿”一直奋战在街面巡防和接处警一线。2015年至今,他和救援团队累计救起131名落水者,被称为义乌江畔勇敢的“生命托举者”。
在中宣部、公安部联合组织开展的“2024最美基层民警”宣发活动中,楼仁斌是浙江省唯一入围的候选对象。
与死神赛跑,9年救起13人
2015年7月1日是楼仁斌第一次下水救人。当天,义乌市公安局江东巡防中队接到指令,义乌江中有女子落水。到现场后,发现女子身体正在下沉,仗着自己学过水中救援知识,没有任何经验的楼仁斌拖着救生圈就冲下了水。
楼仁斌回忆,下水后,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特别漫长。虽然救援成功,但整个过程十分紧张。提起当时的场景,楼仁斌仍感到后怕。“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全,是担心没有成功把溺水的人就回来。”
这场救援也让楼仁斌意识到,自己拥有的技能还不够,只有让自己更专业,才能具备危急时刻豁得出来、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能力。
为此,楼仁斌向专业人士请教,制定了高强度的训练计划。工作之余,他系统性开展体能锻炼、游泳训练,掌握速降、攀爬等技能,无论刮风下雨、冬日严寒,从未停歇。他在宿舍安装简易器械,方便备勤时开展自重训练,成功解锁单杠前水平、人体旗帜等动作。
渐渐地,原来只会“狗刨”的楼仁斌游泳水平快速提升。50米自由泳最好成绩29秒,接近国家专业运动员水平。同时,他还获得2017年度浙江省公安机关水上救生比武冠军。
努力终有回报。在第一次下水救人之后的9年里,楼仁斌一次次在与死神赛跑中获得成功,从义乌江中一人救起13人。——2016年9月6日,楼仁斌第一次从桥上速降至江面救人;2017年5月12日,楼仁斌第一次未携带任何救生设备,将人带回岸边;2020年1月28日,楼仁斌第一次在冬天钻入刺骨的冰水,救起一名年轻男子……
每一次成功的救援背后,都是无数次汗水和泪水的累积。他的坚持和努力不仅挽救了无数条生命,也激励了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水上安全救援中来。
在义乌警队,一个又一个“楼仁斌”不断涌现,老民警朱肆钱跳进落差近十米的湖中,救起轻生女子;辅警王旭平在雨夜跳进激流中连救两人……“豁得出来”已成为警队的“必备技能”。
一个人单打独斗,能救的人终究有限。楼仁斌深知这一点,于是他开始着手组建一支专业的水上救援队伍,580人次的公安处警人员和镇街救援力量得到专业化培训。
创新救援装备织密水上安全网
也是在培训中,楼仁斌发现,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即使经过同样的培训,所得的效果也大相径庭。如何让每个救援人员都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楼仁斌开始尝试借助外力。
比如,在一次次救援中,楼仁斌意识到,将溺水者拉回岸边后,如何把人安全抬上岸是最困难的,尤其是在溺水者已经脱力或失去意识的情况下,很多救援人员都难以做到。怎么办?有一天看到清洁工腰间系一根绳索悬挂在高楼外墙,稳稳当当地清洗玻璃,楼仁斌有了灵感,“既然市面上没有现成可用的产品,为什么不自己设计一个?”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找到一家生产户外用品的工厂,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与设计师进行沟通。就这样,一根从玻璃清洁工处得到灵感的救生腰带诞生了:对折后约一米长,一个活扣用于调节松紧度,两个把手方便施救者托举。
楼仁斌正试验腰带 浙江省公安厅供图
“救援中我们会用到三根腰带,一根系在溺水者的胸部,一根系在其膝盖处,还有一根系在施救者的胸部,施救者脚踩岸堤与水面平行,抓住溺水者腰带上的两个把手避免其刮碰岸堤,再由岸上的人施力将水中的两个人拉上岸。”楼仁斌演示。
这段时间,因为不断试用,楼仁斌的背部被勒出了紫痧,“说明腰带还要继续调整,包边得用更加柔软的布料。”结实耐用、安全高效,还要考虑使用者的舒适性,腰带的“进化”还没有结束。楼仁斌将产品试用感受一一罗列,跟设计师提出后续改进意见。
救生腰绳是楼仁斌不断探索的缩影。为了让更多一线警力掌握操作简单的水上救援技能,弥补处警人员游泳水平的不足,楼仁斌用工匠般的实验精神,开发实战工具、钻研实战技巧。
2023年起,楼仁斌在全省首推派出所水上救生最小作战单元建设,两人一摩托车,配备绳索及简单实用水上救生设备,已累计救起20余名落水群众;他编制《溺水警情处置规范》等教科书式工作指引,积极参与义乌市“水域哨兵”应用场景开发建设,实现对危险水域24小时动态监控等等。
派出所水上救生最小作战单元 浙江省公安厅供图
在义乌,一张守护生命的安全网逐渐织密。近3年来,江东派出所辖区溺亡人数为零;2023年,义乌全市溺亡人数同比下降62.5%。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潜在救援者
近些年,下水救人却不幸溺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悲剧让楼仁斌内心深受震撼。“仅凭一腔热血和勇气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救援知识和技能才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因此,开发一套专业的视频课程,教导警察和广大民众如何正确、安全地进行水上救援的想法在楼仁斌心里萌芽。
不久以前,这套课程开启录制。课程分为处警力量和普通民众两类受众,涵盖了从水下救援的所有方面,如从不会游泳到会游泳的分类、基本的游泳技巧、急救知识、使用救援工具的方法以及如何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施救等内容。
“网上有很多所谓‘教科书式’的水上救援或是自救的方法,具体实不实用、可不可行只有在实战中检验过才能得知。”为此,楼仁斌及其团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策划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案例和实验,尽可能让内容详实、易于理解。
目前,课程正在制作阶段,不久后将面向公众开放。“课程公开后,比起赞美,我更期待一些质疑的声音。”楼仁斌说,“质疑能促使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经过反复推敲和实践检验的课程,才能真正帮助到需要的人。”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潜在的救援者,无论是在河边、海边还是游泳池边,当看到有人遇险时,都能迅速采取行动,而不是束手无策。”楼仁斌希望通过这套课程,能够大大提高社会整体的应急救援能力,减少因缺乏知识和技能而导致的悲剧发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