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日讯(记者 孙婧宜 通讯员 陈飞乐)12月2日,浙江省召开涉外法治协调小组专题会议,总结交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情况,研究部署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任务。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涉外法治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浙江在全国率先组建涉外法治协调小组,先后召开全省涉外法治工作会议、涉外法治协调小组会议、省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工作协商座谈会,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部署推进。
截至目前,浙江有涉外律师743名,较2021年增长273人,增幅约58.1%。今年4月,杭州国际仲裁院正式挂牌,聘请了具备办理涉外案件能力的仲裁员共374名,包括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49名外籍及港澳台仲裁员,可使用16种语言开展涉外仲裁工作,共受理涉外案件233件,标的额32.15亿元。
可以说,浙江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对照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新形势、新要求,浙江的涉外法律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
面向世界的专业涉外法治人才该如何培养?会议深入剖析了当前涉外法治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明确了未来工作的发力点和突破方向。 会议提出,要围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对标当前涉外法治建设的形势发展需要,对标北京、上海等涉外法治先发地区,加快培养一大批政治立场坚定、熟悉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
具体而言,要厚植家国情怀,坚持党建统领,强化理论铸魂;要坚持协同发力,发挥好高校主阵地作用、实务部门实战平台作用和法律服务产业推动作用,推动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重合发展,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国际仲裁机构等涉外法治实务工作部门开展专业学习;要营造优良环境,引进在境外攻读法律专业的留学生、境外国际法(国别法)等领域专家学者、在境外律师事务所的华人华侨律师;要强化平台赋能,做优做强国际法学科建设,做实做深涉外法治工作机制平台,建好用活涉外法治人才库、办好用好国际型会议平台。
此外,会议还审议讨论了加强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库和涉外法治智库建设实施方案、推进高校高质量涉外法治教育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