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4日讯(记者 陈雷)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义乌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揭开序幕。新一轮国贸改革,义乌怎么改?12月24日,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此次义乌国贸改革的重点,归纳起来为“七个先行、两大支撑”。
据发布会介绍,《总体方案》内容丰富、举措扎实,提出了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改革、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改革任务97项具体改革举措,均为干货实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省商务厅供图
从改革重点来看,新一轮改革“七个先行”包括——
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核心是适应交易即时化、订单碎片化、物流包裹化等国际贸易新趋势,将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具体包括开展贸易企业信用分类分级管理,实施市场采购组货人制度等。
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通过建立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清单内商品通关流程,形成既有利于扩大进口又能确保风险可控的进口新模式。具体包括清单内商品全流程溯源监管、强制性产品认证实验室建设、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试点等。
提升贸易平台功能。重点是两个平台,第一个是综合保税区,核心是实现两个联动,即保税区与海外仓的联动,让商品在境内外分拨存储更加灵活高效,保税区与商品市场、铁路场站、航空口岸等联动,提升保税商品区内外流转效率。第二个是建设以“全球数贸中心”为标志的第六代义乌小商品市场,着力提升全程物流履约能力,推动“义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更好服务市场收付款,打造面向新生代青年创业群体的数字贸易服务生态。
推动完善跨境电商规则。更好体现中小企业、平台各方意愿和利益,在数据流动、商品溯源、电子签名、争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快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规则标准相融相通。
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建设。建立小商品国际化标准体系,推动“标准进市场”,加快从对标、到对接互认、再到主动引领,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产品“走出去”。争取开展国家小商品标准制度型开放试点,每年发布一批小商品国际标准。
创新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放大“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线路多、货源支撑强、运输时效快等优势,提升中欧班列区域集结能力,深化铁路运单物权化改革,创新“全程时刻表”服务体系,实现固定车次、固定线路、固定班期运行,高货物集散服务效率。
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合作。深化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拓展直连直通的国际海运航线,推进“丝路海运”建设。织密欧亚国际公路运输网络,加强“一带一路”沿线交流合作。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军会上介绍,“两大支撑”则包括要素支撑,即推动资本、土地、人才、数据等更好支撑贸易转型、产业升级、城市功能提升。其次则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即深化外国人投资兴业便利化改革,加强中小商户合规经营保护,优化“市场+商户”抱团出海服务,全力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一流营商环境。
“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是继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之后,国家交给浙江的又一项光荣使命,也是浙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的重要平台。”李军表示,接下来,浙江将在国家部委指导下,建立健全省市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方案组织实施,加大要素赋能支持,对每项改革制定“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确保国家《总体方案》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为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探索经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1年,义乌便承担了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主题是国际贸易。经过十多年改革实践,义乌创设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全国22个省39个市场复制推广,“义新欧”中欧班列、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通达1000多个境外城市,带动210万中小微企业发展、3200万劳动力就业,为广大中小微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搭建了共享平台。得益于改革,义乌也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近200万(190.3万)的Ⅱ型大城市,出口规模从全国的1‰提高到1/50,快递业务量10年翻了近30倍,占全国1/12。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