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8日讯(记者 陈雷)开放义乌,再迎发展新契机。
2月6日,农历新春的第二个工作日,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动员部署会在义乌召开。会议深入解读《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25-2027年)》《关于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金华市和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揭开义乌新一轮国贸改革的序幕。落地到实际,新一轮国贸改革,义乌以何作答?从这场会议里,我们可以看见义乌的“答题思路”。
再探新路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项目建设加紧冲刺、全球数贸中心项目施工如火如荼、中欧班列往来不停……新春伊始,行走在义乌大地上,一处处火热的建设场景,一幕幕繁忙的货运画面,勾勒出这座“世界超市”新一年的贸易新气象。
中欧班列 图片由义乌融媒体中心提供
从“买卖全国”到“买卖全球”,今日之义乌,在国际贸易的广阔舞台上已然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回顾其“来时路”,改革,是义乌一路向前的强大底气和动力。
2011年,义乌承担了以“国际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这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此后,义乌在国际贸易重点领域、环节取得一系列改革突破,为促进全省全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提供了有益经验。
数据,是改革成效最具说服力的证明。10余年来,义乌创设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全国22个省39个市场复制推广,“义新欧”中欧班列、义甬舟开放大通道通达1000多个境外城市,带动210万中小微企业发展、3200万劳动力就业。得益于改革,义乌快速发展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近200万(190.3万)的Ⅱ型大城市,出口规模从全国的1‰提高到1/50,快递业务量10年翻了近30倍,占全国1/12。
如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义乌迎来国贸改革2.0,“再探新路”仍是其一以贯之的使命。记者注意到,在改革目标上,《实施方案》对义乌提出了7个方面的先行先试,包括完善采购贸易方式、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等。细化到具体实招,比如确立以组货人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加快标准互认和品牌出海等等。
从实施路径来看,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会上透露,围绕建成重要国际贸易窗口目标,浙江将聚焦6个重点领域推出改革举措,通过滚动实施向国家部委争取事项、省内落实事项、重大项目推进3张清单44项工作,全面加快改革攻坚。
逐浪蓝海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趋加剧的大背景下,义乌的发力点不仅是“分蛋糕”,更在于“做蛋糕”,因此,寻找新突破口、培育壮大新动能显得尤为重要。
此前,在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曾介绍,上一轮改革侧重在出口贸易,重点解决的是“卖全球”问题,但从进出口比例看,义乌进口大致是出口的1/10左右,需要在进口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此,新一轮改革将重点在进口“买全球”方面加速破题。
如何助力义乌加速奔向“买全球”?“全力支持义乌抓好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地”“率先落地家电平行进口业务”,部署会上,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道出了改革“落笔”。
智能装备为代表的新行业,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数字贸易新模式,亦是义乌市场的新突破口。
眼下,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以东,一座占地560多亩、建筑面积超125万平方米的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拔地而起。作为义乌建设第六代市场的核心标志项目,全球数贸中心围绕新贸易、新地标、新市场3条主线,布局市场、商务写字楼、商业街区、公寓和数字大脑5大功能板块,其中市场和公寓板块将于2025年10月营业。
义乌国际商贸城内 记者 陈雷 摄
据此前披露的信息,该中心将集聚她经济、婴幼童成长、健康休闲、无人机及无人化装备、时尚服饰面料五大朝阳行业,打造新的贸易增长极。同时作为新一代数字贸易市场标杆,中心将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升级“人、货、场、链”四个核心要素,构建以AI技术为赋能工具、以数字贸易为支撑的全新未来市场。
全球数贸中心的落地,是义乌新时期逐浪蓝海的发力点之一,更是义乌不断“做大蛋糕”的缩影。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会上表示,新一轮国贸改革,在培育壮大数字贸易上,浙江将以义乌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新一代市场综合体等项目为抓手,助力省域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建设,同时不断创新数字贸易模式。面对跨境电商新业态,将持续推进“直播+平台+跨境电商”模式发展,并夯实跨境直播发展基础,更大力度推进跨境电商企业国际互联网交流访问便利化,指导义乌先行先试,培育发展新动能。
建强平台
同样是2月6日,义乌铁路西站,一列满载着汽车配件、日用百货等100标箱货物的中欧班列自此驶出,开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这是浙江开行的首列国际快速班列。本次班列全程6200多公里,通过数字化对接和运营有效提升通关、服务效率后,班列运行时间从10-12天压缩至6-8天,助推中国优质产品加速进入中亚市场。
义乌开放的脚步要蹄疾步稳,离不开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支持。贸易枢纽建设,是其中一道“硬设施”,此次部署会的一大主题,便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是指在中欧班列运输网络中,作为货物集结、转运和分配的重要枢纽和中转站点的设施。今年1月,金华(义乌)正式获批成为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实现从“单兵作战”到加入“国家队”的蜕变。之于浙江而言,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是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战略举措,也是服务义乌新一轮国贸改革的关键支撑。
枢纽平台如何建强?翻开《实施方案》,加快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铁路口岸三期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苏溪国际枢纽港,高标准高规格推进义乌机场改扩建……义乌加快贸易通道建设的“线路图”已十分明确。
深化国贸改革,既要建强枢纽平台,也要打造高能级贸易平台。对此,浙江提出迭代建设新型数贸市场综合体、义乌综合保税区等平台,提高商品流转效率,助力义乌加速联通世界。
建强平台,升级“硬件”,也要兼顾“软件”。比如,围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浙江将提升中欧班列市场化运营水平,探索“班列+”联动发展模式,优化其服务功能、提升运行效率。再比如,打造跨境电商合规服务平台,重点支持Chinagoods平台等贸易数字化平台迭代升级等,以服务之优谋贸易发展之“进”。
“国贸改革方案的落地,为我们中欧班列拓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如何在‘硬联通’和‘软联通’上研究出具体举措更好地服务义乌市场,匹配此次国贸改革的物流支撑,这也是我们的使命。”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旭斌说。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迎着春天的序曲,开放义乌的新图景正徐徐绘就。
听,这里鸣笛声声,每一声,既是通达全球的信号,也是勇往直前的号角。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