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27日讯(记者 高雅)"错落山城夜举觞,齐齐名店火锅香。"重庆,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更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闻名遐迩。吃过重庆美食,但你了解过美食背后的故事吗?
4月27日,2025全国百家融媒体记者重庆行活动走进石柱县,探寻大山里的美食故事。
一株莼菜,漂洋过海远销海外
说到石柱,就不得不提莼菜。
“我是北方人,从未尝试过,口感竟然意外的细腻!”“很不错!回家后我也要网购一些。”在石柱水火土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记者们品尝了当地的即食莼菜,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莼菜是一种“娇嫩的”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对生态环境要求非常高,不仅适温在20℃至30℃之间,海拔也要严格控制在1200米到1600米。“在种植莼菜方面,我们石柱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石柱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石柱水质纯净,常年缓流水不断,坚持不用化肥和农药,所以种出的莼菜胶质很厚。“莼菜的特点就是有一层晶莹剔透的果胶包裹,果胶越好,价值越高。”
当地的即食莼菜 记者 高雅 摄
据介绍,石柱的莼菜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产量占全球七成,不仅是一种珍贵的食品,料理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当地还开发出了饮料、面膜、保健品等35种深加工产品。去年,莼菜综合产值达3.5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水中“软黄金”。
不仅如此,小小的莼菜还插上了大大的翅膀,飞出了大山远销海外。今年年初,首批石柱莼菜即食产品“莼小丝”首发日本,这也标志着石柱莼菜由原材料出口到加工产品出口、贴牌转出口到自营出口的“双突破”。
“现如今,莼菜已经成了我们石柱的特色名片,带动了全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石柱县相关负责人说,未来,石柱还将发挥自身优势,让更多“石柱产”“石柱造”走出国门、畅销海外。
一颗辣椒,香飘千里吸引游客
驱车从石柱县出发,约30分钟便可以到达石柱桥头镇。绿树掩映间,陶然居瓦屋小镇的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的辣椒很香!很过瘾!”从湖南来的游客齐先生一家刚刚品尝完小镇的特色美食,当地的辣椒、腊肉和有机蔬菜等美食让他们印象深刻。“几年前我曾经来过这边,那时候没什么人,更别提酒店民宿了。没想到短短几年,变化竟然这么大。”
与现如今热闹非凡的景象不同,几年前,陶然居瓦屋小镇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空心村”。两年间,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国首批“万企兴万村”优秀案例。背后有啥奥秘?
全国工商联餐饮业委员会主席、陶然居集团董事长严琦,分享了一个关于辣椒的故事。
2021年5月,重庆发布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石柱县的桥头镇位列其中。但由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如何发展产业、探索发展方向,成为桥头镇的一道难题。
2022年5月,严琦第一次来到桥头镇。在走遍了桥头镇7个村后,严琦决定探索“万企兴万村”桥头新实践。建风情土家小寨、建陶然半山民宿、建成数字乡村太空舱智慧酒店……几年间,盘活闲置房屋57栋、流转土地870亩,一系列实践让瓦屋小镇旧貌换新颜。
“环境好了,设施完善了,下一步就是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严琦说,“我们与农户签订了种植协议,提供技术指导并以保底价收购农产品,辣椒便是其中之一。
瓦屋小镇种植的辣椒 记者 高雅 摄
于是,3500亩辣椒基地“破土而出”。不仅如此,不少村民还成为了服务员、厨师、保洁员等,有了稳定工资收入,月收入3000元以上。”瓦屋小镇的土地变得火红,村民们的日子也愈发红火。
现如今,除了辣椒基地,瓦屋小镇还有1000亩高山有机蔬菜基地,配套年产量300吨豆瓣加工厂和年产4000万元高山土家松木腊肉加工厂……这些农作物不仅摆上了当地民宿的餐桌,还搭上了数字化的快车,通过产业直播示范基地走向了全国。
田野中,村民正忙着移栽种植辣椒苗,虽然忙得热火朝天,但大家都干劲十足,“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也越来越好,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真好!”
一缕墨香,散发乡野艺术气息
醇厚的咖啡香、浓郁的面包香、清雅的墨香……走进桥头镇瓦屋村的再别康桥民宿里,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真没想到,曾经冷冷清清的老院子现在这么热闹!”站在民宿门口,村民老徐感慨万千,“之前这里都是养猪的猪圈,气味不好闻,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民宿,里面办起了学堂,开起了书吧,还引来了一群群艺术家挥毫泼墨,成了远近闻名的书香之地啦!”
在“再别康桥”民宿中,艺术气息弥漫在每个角落。九大艺术装置、五大艺术展馆中,陈列着各式国画、陶瓷和手工制品,其中既有名家所出,也有学生写生作品。
再别康桥民宿中展陈的绘画作品 记者 高雅 摄
“我们打造了艺术展览馆、实训中心、写生创作点位等多种场景,可以满足来写生学生的多种需求。”“再别康桥”民宿负责人刘晓波介绍说,现如今,民宿携手川渝多所院校和美协等机构,不仅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也有很多“金凤凰”飞到了村里,年轻人的身影也越来越多。
桥头镇相关负责人说,一批新项目入驻让村民拥有了创业、守业的能力,也带动更多群众从“靠天吃饭”到“靠技生金”。现如今,重庆市梁平区职业教育中心联合桥头镇政府开办了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学员们“闲时上课、忙时上班”,解决了不少年轻人的就业问题。
据统计,2024年,桥头镇共接待游客约17万人,写生人次达1.7万人。2022年至今,陆续到桥头镇调研、写生人次累计约3万人次,“千年桥头”变得人气十足、充满生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