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4日讯(记者 孙婧宜 通讯员 俞黎新)“五一”假期,在湖州各大热门景区,湖州公安生态警务联盟集中宣防活动轮番上演。
吴兴长颈鹿庄园、南浔练市布谷里、德清莫干山格里恩咖啡店,织里振兴夜市……在这些热门景区或网红打卡点,生态警务联盟成员们精心设计的生态宣传展板和宣传标语交织呈现。游客们漫步其间,不时被这些生动的宣传内容所吸引。
2020年底,湖州公安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警务”新机制,这几年,生态警务这种警务模式从湖州发源、迭代、推广。不久前,湖州创新“生态警长+生态义警+生态警务联盟”的生态守护体系,保护生态这件事,从全警走向了全民,大家共同参与巡山护林、环境类矛盾调解、生态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
周末的午后,来自杭州的陈先生带着父母来安吉“深蓝计划”寻味慢时光。“在这么美的地方,品一杯咖啡,真的太惬意了。”陈先生说。
“深蓝计划”是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的一家咖啡馆,坐落在湛蓝的天然湖水和冷冽的岩石之间,被人们称为“小冰岛”。
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五一”假期,“深蓝计划”人头攒动。梅溪派出所积极推动生态出行,对车辆人流等情况科学疏导,畅通出行交通,通过“小喇叭”提醒游客注意人身财产安全,与咖啡馆工作人员、生态义警建立微信群,方便游客有任何困难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就近帮助。
去年国庆假期,“深蓝计划”成为湖州公安首批生态警务联盟成员单位。在“深蓝计划”主理人程铄钦看来,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据统计,去年“深蓝计划”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日最高接待量达2.06万人次。
生态义警深蓝计划巡逻 湖州公安供图
吴兴长颈鹿庄园、南浔古镇、德清江南瑶坞、长兴龙之梦动物园……一个个“网红”景区或打卡点持续火爆的背后,是一个个像楼成涛这样的“生态警长”在接续守护。如今,湖州市共有2185名生态警长,联动生态义警队伍,依托生态警务联盟,组织开展生态知识竞答、鸟类放飞、鱼类放生、亲子生态游戏互动,共同参与巡山护林、环境类矛盾调解、生态宣传等志愿活动,实现全市主要景区全覆盖,辐射群众286万余人次。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清晨的南太湖,薄雾如纱。吴兴区织里镇伍浦村的生态义警宋松元,沿着河浜缓步前行。早起巡河,是69岁的宋松元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而现在,他的巡视地点又多了一处——伍浦塘湾里青创营地。
这两年,太湖南岸刮起了露营风,太湖边陆续建起各式各样的青创营地,为沿岸村庄带来不小的收入。“我们伍浦是太湖边上的一个村子,自古以来都是靠水为生,这水就是我们的命脉。”宋松元是“四代治水人”,治水也已成为宋松元一家的家训。
去年,宋松元还作为乔溇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溇港卫士”生态义警队的队长,在伍浦塘湾里青创营地发动和招募生态义警,共同参与生态保护。
这里位于环太湖毗邻区浙苏两省交界地,太湖沿岸的这些村落水系纵横,过去偷排污水、非法捕捞屡禁不止。转变发生在2021年9月,浙苏两地成立织里乔溇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招募熟悉地形的村民组成义警队。宋松元成了“溇港卫士”第一位义警,“我们就像‘水乡探头’,哪段河道有异味,哪片林子有捕鸟网,半小时内必到现场。”
招募生态志愿者 湖州公安供图
像宋松元护水队这样的“生态义警”群防群治队伍,湖州现在有92支4094人。他们每天穿梭在“守青山、护绿水”的最前沿。“竹童网宣”“渔都卫士”“苕溪卫士”“飞哥”……在湖州,这些生态义警每天在生态警长的带领下,围绕当地盗伐林木、食品安全、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重点领域,开展日常巡逻、隐患排查、线索上报。
以联盟之力,守“湖”青绿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保护,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湖州正持续擦亮“生态警务看湖州”品牌。
去年国庆假期,湖州公安提出“生态警务联盟”的概念,组建包括安吉“深蓝计划”咖啡等单位在内的生态警务联盟。截至目前,生态警务联盟成员单位已达100家。
南浔古镇景区“外滩5号·南浔粮仓”咖啡店作为首批生态警务联盟建设示范点,经常利用网红打卡点流量优势,开展生态警务宣防活动。“咖啡店的成功关键是古镇的秀美风景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是生态带来的经济价值。我们受益于生态,便更想守护好生态。”“外滩5号·南浔粮仓”咖啡店店长说。
这两年,织里镇的振兴夜市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为保障夜市安全有序运行,织里公安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管理等部门,建立振兴夜市联勤共治便民服务站,开展监督、宣防、巡查等工作。服务站还招募网红摊位成为生态警务联盟成员,日常开展食品安全宣防、垃圾分类管理等活动,筑起夜市食品和生态安全防线。
生态警务联盟 湖州公安供图
“生态警务联盟作为‘生态警务’中的一项创新工作,选择具有品牌代表性和影响力,具有社会责任感,有意愿参与生态环境守护的商家单位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并带动热心生态公益的游客参与进来。”湖州公安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南浔,依托生态警务联盟组建由专业警长、行业协会等专家团队,邀请渔业专家免费为渔民上门指导,为水产养殖户提供科学养殖、合同签订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推动生态养殖“零污染”,为长三角地区渔业产业绿色化、品牌化转型助力渔业产量的提升和渔业产值的增长。目前南浔区淡水鱼产量长期位居全省榜首,成功入选全国23个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之一。
“生态警长+生态义警+生态警务联盟”生态守护模式,为绿水青山筑起了一道法治屏障,更探索出了一条全民参与、多元共治的生态治理新路径。在这里,生态警长的“藏青蓝”、生态义警的“守护绿”与社会的“协同力”交织成网。当每一片水域都有人守望,每一寸土地都有人呵护,“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愿景,终将在警民携手中照进现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