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5日讯(见习记者 戴凯霖 记者 孙婧宜)自2025年4月9日开幕以来,“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山路218号)掀起了一场关于东方美学、数字艺术与文化传承的视觉风暴。如今,这场历时117天的展览即将于7月25日落下帷幕,为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展需求,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于今日增设夜场,同时准备了丰富的闭展活动。
“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于7月25日收官 见习记者 戴凯霖摄
在撤展前的最后一天,美术馆外依旧人潮涌动,长队绵延,众多观众特意赶来,与这场“天命人”的奇幻之旅挥手告别。自开展以来,线上预约系统一度“一票难求”,线下观众天未亮便守候在美术馆门口,更有无数年轻人专程为展览而奔赴杭州……据统计,自4月9日开展以来,展览已累计吸引超过45万人次参观,成为杭州文化市场的现象级“顶流”之一。
在展厅入口处“如意金箍棒”互动装置前,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Siam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并分享到INS上。“我感觉孙悟空的兵器仿佛有生命,特别想拥有一根。”作为一名资深游戏爱好者,Siam从《黑神话:悟空》研发初期就一直密切关注。“用游戏演绎中国神话,这是我首次接触到如此优秀的游戏和展览。”他惊叹于游戏在技术呈现上的精湛,更感慨线下艺术展让他对这一IP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旁,来自上海的观众田先生带着妻儿一同观展,他向记者表示:“孙悟空是中国人心中的第一IP,而这次展览让我们全家都能沉浸其中,孩子们特别喜欢那些等比还原的雕像和场景。”杭州高级中学临平学校历史老师则从古建筑的角度解读展览:“游戏和展览让我重新审视了传统悬塑艺术,它们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展览的火爆,游戏的成功是基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它与民众内心深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夏商周表示。他深感欣慰的是,展览通过“从游戏到文化”的独特呈现结构和叙事逻辑,巧妙地引导观众从角色故事延伸,逐步感悟中国文学名著文脉。
前来观展的市民排成长队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供图
展览期间,一个个感人至深的观展故事也让夏商周难以忘怀:有游戏玩家不惜跨越千山万水,连夜飞来杭州,甘愿在美术馆外通宵排队,只为拿到当天的第一张门票。当梦想成真时,他兴奋地感慨,整夜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还有海外游子专程回国,各国留学生组团而来,只为目睹“大圣”的风采……这些动人的画面,都是展览最生动的注脚。
更令他欣喜的是,展览为美术馆迎来了大批“新面孔”。“我们发现,很多平时不常走进美术馆的年轻观众来到了展览现场,有些甚至不是《黑神话:悟空》的玩家。受众也不仅是年轻人,还有小朋友和老年人。他们在这里收获极佳的观展体验,未来可能会常常来美术馆休闲娱乐、社交学习。”在他看来,民众从“打卡”到“常来”的转变,正是文化场馆最珍贵的收获。
虽然展览即将落幕,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却永无止境。当传统笔触在虚拟空间中幻化为游戏场景的动态留白时,“美育”的真谛便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诗性感知与审美力的唤醒。夏商周回想起香港演员罗家英观展时,在看到展览结尾处的宣传语“人生不止游戏,切记保重身体”后,结合自身经历发出的感慨——“人生不止保重身体,切记还有游戏”。这句话,或许正是对展览深远意义的最好诠释。
据了解,7月25日下午5点后,“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将推出闭幕活动。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生团队将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大厅带来闭幕演出&再现音乐现场,《不由己》《未竟》《我也去当个天命人玩玩》等《黑神话:悟空》经典配乐都将亮相。另外,今晚7点至8点,展览策展团队将对艺术展进行全面讲解与回顾,活动将通过潮新闻、浙江在线等平台同步线上直播,带领未亲临现场的观众云游展览。
此外,策展方为观众朋友们准备了诸多惊喜,欢迎大家前去打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