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央媒看浙江 正文

杭州翠苑的“绣花”功夫

字体:
—2024—
08/22
10:02:19
2024-08-22 10:02:19 来源:人民网-浙江频道 方彭依梦

  炎炎夏日,来到杭州市西湖区翠苑一区,小区中心位置的“幸福之窗”雕塑装置格外醒目。

  早上八点,不少居民买了菜正往回走。“老李,一会儿来杀一盘!”绿树浓荫下,大家聊天、下棋,呼朋引伴。

  趁着日头还不大,97岁的管奶奶在看护阿姨的陪伴下,已经坐着轮椅下楼溜达了一圈。

  管奶奶住在翠苑一区37幢6楼。曾经,出趟家门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之前每上一层楼,老人就要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上到6楼要花半个小时。”看护阿姨说,“老人家喜欢出门遛遛弯儿,现在装了电梯,下楼活动方便多了!”

翠苑一区中心位置的“幸福之窗”。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翠苑一区中心位置的“幸福之窗”雕塑装置。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电梯加装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关乎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的急难愁盼问题。

  建于1984年的西湖区翠苑一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共有69幢134个单元,住户有3146户,近1万人,老年人口占比大。一方面,高楼层的小区居民对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强烈,另一方面,一二楼层的业主则对此持反对态度。

  老楼“加梯”难在平衡。“老旧小区装电梯很容易伤和气,比如低楼层的居民,他们最大的顾虑就是安装电梯噪音大,同时电梯井会影响采光。”翠苑一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项菲菲表示,为了做好民生服务,社区在细节上下足“绣花”功夫,从细微处“下针”,着力解决居民所需所急所盼。

  “沿路可以看到,我们加装的电梯,三楼以下用的都是透明玻璃,尽量不影响采光。同时,提前与电梯的设计团队沟通,将电梯的运行速度调到最慢,从而大幅降低噪音。我们也会邀请有顾虑的低楼层居民到电梯加装完成的单元楼亲自感受。”项菲菲介绍,截至目前,翠苑一区有加梯需求的32个单元均已加装完毕。

翠苑一区加装的电梯。受访者供图

  翠苑一区加装的电梯。受访者供图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翠苑的“绣花”功夫还体现在很多关键小事上。

  沿着翠苑一区的主干道向里走,趁着好天气,不少居民开始晾晒衣物。眼前的这一排排晾衣架,来头可不小。

  2021年,翠苑一区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单。未来社区怎么建?社区召开了22次民生圆桌会,向3146户居民征集意见建议。其中,仅晾衣架的方案就改了13稿。

  “最初的方案是更加美观、新颖的推拉式,但有居民反映,推拉式晾衣架使用起来不够稳,维修率高。因此,我们将其改为群众更加认可的固定式,且每一幢楼的晾衣架都是订制的。”项菲菲说。

  穿过小区中心的九曲池,沿着蜿蜒的九曲桥,来到饭菜飘香的“翠食坊”。这是翠苑一区的老年食堂,已经有20多年历史了。这几年经过升级改造,“翠食坊”已升级到了4.0版本,更加智慧、快捷、贴心。

老年人在社区食堂“翠食坊”用餐。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老年人在社区食堂“翠食坊”用餐。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不宜食用:海产品;建议食用:米饭、番茄炒蛋、鹌鹑蛋烧肉、茭白炒肉。”一位居民刚踏入食堂内厅,门口电子屏幕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列信息。

  “前期,食堂已将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录入,形成健康档案。”项菲菲指向餐厅内的摄像头,“当居民走进来,经过摄像头人脸识别,系统就会给出相应提醒。像刚刚这位居民就是对海鲜过敏,系统识别后会立即为他推送‘定制菜单’,包含建议食用或不适宜食用的食物。”

  民以食为天。在为老助餐服务方面,“翠食坊”持续做深做细,保证社区老人能够吃得健康、吃得舒心。

  在打菜区,每个窗口都有一块电子屏,上面清晰显示着菜品的热量及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含量。“食堂特地将菜品的热量标注出来,这样老年人选菜的时候心里也有数了。”项菲菲介绍,针对特殊老人的用餐需求,社区食堂还推出免费送餐上门服务,提前在线上预约即可。

  翠苑的细“治”入“微”还体现在一个智能手环上。

  “手环是为小区内的空巢、孤寡和独居老人发放的。”在翠苑一区的数字驾驶舱内,项菲菲介绍,“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长按手环上这个红色的‘SOS’按钮,我背后的社区‘数字驾驶舱’就能立刻收到手环的定位信息。除此之外,小区的物业值班人员也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信息,紧急联系人也会收到相应的短信提示。”

翠苑一区“数字驾驶舱”。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翠苑一区“数字驾驶舱”。人民网 方彭依梦摄

  考虑到一些老人不方便使用手环,社区专门为其安装了智慧装置。“比如我们在失能失智老人家中的马桶水箱里安装了芯片,如果24小时水箱水位没有发生变化,数字驾驶舱也会自动预警,以便物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进行处置。”项菲菲介绍。

  “这也太细了!”漫步翠苑一区,笔者常会发出如此赞叹。细节处的“绣花”功夫无一不展现着民生服务的“温度”与“质感”。

  “面对群众诉求,‘解决’比‘解释’更重要。”项菲菲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让更多“惠民小事”落地落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杭州;居民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