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新华社地区报道中心南海问题专家凌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深度剖析——
南海闹剧里,菲律宾究竟在闹腾什么?
2016年07月13日 06:03:50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浙江在线7月13日讯(钱江晚报记者/韩兢 陈伟斌 黄小星)2013年1月22日,菲律宾单方面向荷兰海牙联合国海洋法法庭提起仲裁。这项诉讼随后引起国际社会的巨大关注,也成为了分裂东盟、扰乱亚太地区正常秩序的罪魁祸首。

  究竟菲律宾闹的是什么?中菲之间的最大分歧和争议究竟在哪里?新华社南海问题十论的主笔作者、新华社地区报道中心南海问题专家凌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为我们做出解读。

  菲律宾提出了多项诉求

  实质是对中国进行领土切割

  凌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菲律宾所准备的4000多页申诉资料所有内容大概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挑战中国所提出的断续线概念;第二部分就是对中国的7个南沙岛礁的自然属性进行质疑;第三部分就是中国在黄岩岛采取的行动侵犯了菲律宾主权权利、中国在南沙进行的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造成了破坏等。

  凌朔称,这次菲律宾提出的仲裁看上去并不涉及主权,实质却是想对中国领土进行切割。

  他说,菲律宾申诉材料的第二部分,虽然菲律宾只是要求海洋法庭就8个岛屿(后来加入了太平岛)的自然属性进行裁决,看上去是一个不涉及主权的提请事项,但实质还是变相对中国的主权进行切割。

  因为一旦这些岛屿是礁而非岛,这些群岛就会成为了菲律宾专属经济区里的“飞地”,这些岛屿就无法享有相应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这些岛屿就失去了作为中国领土的实质意义。

  中国一直主张,南沙群岛是中国的固有岛屿,我们从来不会一个一个去强调主权及其海洋权利,对中国来说,南沙40多个岛屿都是中国固有领土。

  所以关于岛礁自然属性的判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专业上的判断,实质是切割了中国的领土和专属经济区,这就是涉及到了主权问题。

  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主权问题和划界问题是没有管辖权的。

  中菲之间最大的争议

  是南海仲裁庭的合法性

  这场闹剧里,最具争议的点就是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究竟是否是一个合法存在。

  凌朔说,实际上,仲裁案的出现,让最具争议的焦点已不仅仅是菲律宾提请仲裁的事项,更包括仲裁庭是否该设立、仲裁庭是否有管辖权、仲裁庭是否该强推仲裁、仲裁庭是否该裁决等问题。

  事实上,中菲关于南海问题的争议一直都有,而过去,双方本着对话和探讨的精神,一直在寻找解决争议的方案,中国与东盟之间也自2002年以来建立起基于《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问题解决框架,建立起旨在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规机制”,而且关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中。

  而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是否对南海问题拥有管辖权是值得质疑的。

  首先要明确,仲裁案的本质是主权问题和海域划界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指出涉及主权的问题是不适用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另外,海洋划界问题,中国已经发表过排除声明。1982年缔结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每个缔约国其实都可以做出排除性声明,就是各个国家可以表达我在缔结这个公约的同时,有部分是不认同的。中国在2006年发表了排除性声明,指出海域划界问题排除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适用的争端解决机制之外,所以公约是不适用于中国的海域划界的问题。

  仲裁庭不顾中国的反对,强推仲裁程序,是无视主权国和缔约国的合法权益,甚至损害了缔约国的权益,这才是真正的无视国际法。

  采访中,凌朔反复对记者强调,历史一定会给予这个仲裁事件一个公平的仲裁。

标签: 仲裁;南海;海洋法公约;争议;主权问题 责任编辑: 刘永拓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