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八一军旗高高飘扬 走进烈日下的军营
2016年07月28日 05:43:07 来源: 浙江日报

  战士正在训练。 孙洪强 摄   

  飞行员登机。 廖启荣 摄   

  执行任务中的东海舰队宁波舰(左一)。 王志鹏 摄   

  核心提示:欲强国,必先强军。在今年“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期政治纵深推出“八一军旗红”特别报道,通过记者走进驻浙部队亲历他们的训练生活,感受当代军人坚定的意志和不畏艰难的品格,军旗下的他们永往直前,建立功勋,保家卫国,守护和平。

  东海舰队宁波舰——

  海上利剑,卓越战斗力

  记者 廖小清 见习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张良

  浙江在线7月28日讯 7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太阳明晃晃地悬于头顶,刺得人睁不开眼睛。在我省某军港码头,一艘钢铁巨舰静静停靠着。这是刚赴某海域执行完任务凯旋的东海舰队宁波舰。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这些年来,虽然海军在走向深蓝的同时,也不断走向群众,但是不少人对海军的认识,可能仍然停留在《军港之夜》的歌词里。也正是这首歌,唤起不少人对海军的向往。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顶着夏季骄阳,迎着咸湿的海风,走近东海舰队宁波舰,近距离目睹这艘先进的驱逐舰。

  站在硕大的宁波舰边上,该舰舰长陈景志告诉记者,宁波舰于2006年加入海军战斗序列,入列后先后创造了10多项海军纪录,并多次在重大演训中精彩亮剑,成为战力卓越的海上利剑。

  利剑当需烈火淬。这些耀眼的成绩背后,是舰上官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付出。走近舰艇,随处可见官兵忙碌的身影,有的在保养装备、有的在补给物资……烈日下,汗水顺着年轻水兵的脸庞流淌而下,湿透了蓝白相间的海军服。

  不知不觉时钟已经指向中午11时,此时地表温度接近40℃,记者站在舰艇甲板上,如同被烘烤一般。“这里还不算最热的,我带你们去一个‘水深火热’的地方。”随后,记者跟随陈景志来到舰艇锅炉舱,“水深”是因为锅炉舱位于船舶底部,处于水线下方;“火热”是因为舱内最高温度达60℃左右,而这里的士兵必须时刻在里面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

  记者一跨进锅炉舱门,一股夹杂着巨大噪音的热浪,瞬间将记者包围,不到两分钟就汗流浃背,也让记者切身体会到什么叫“水深火热”。战士每3个小时换一次班,值完一班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

  在锅炉舱待了10多分钟,记者的衣服几乎湿透了。走出锅炉舱,高温和噪声渐渐退去,虽然头顶的烈日还是那么火辣,但是相比锅炉舱,明显能感觉到徐徐海风带来的清凉。而此时,记者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仍然是锅炉舱那群挥汗如雨的士兵,他们在舰舱底部的默默付出,为海军走向深蓝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年,宁波舰先后荣获海军“基层建设标兵单位”、“武器装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正如那首《军港之夜》歌曲唱到的那样:“海风你轻轻地吹,海浪你轻轻地摇,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待到朝霞映红了海面,看我们的战舰就要起锚。”宁波舰的官兵刚执行完任务回来,稍作休整后又将再次起航,奔赴远洋执行新的任务。

  驻浙某部“硬骨头六连”——

  永不褪色,军魂在心中

  记者 何苏鸣 通讯员 王鹏程 叶何伟

  7月21日,入伏第5天。

  上午11时,驻浙某部的训练场上,“硬骨头六连”留守小分队的6名队员正在进行班战术训练。统一身着迷彩作训服、头戴钢盔、脚蹬作战靴、身背步枪、水壶和挎包,同是被晒得黝黑的脸上,汗珠一串串往下落,可要认出去年刚入伍的新兵苏江钦依旧不难——他的右手和其他5名队员不一样,是微微弯曲的。

  如果不是3个月前训练时的意外受伤,此刻,他应该和连队大部队一起,在百里之外的濒海驻训场,感受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海训。“因为骨折,他的手臂至今不能完全伸直,但还是每天坚持出操,不能练手臂,就多练下肢,他说不能落后战友们太多。”训练场上,副政治教导员邱文广告诉记者,“硬骨头六连”是全军唯一一支两次被最高统帅部授予荣誉称号的英雄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8次、集体二等功22次。“每逢急难险重任务,六连总是冲在最前,挑最重的活,啃最硬的骨头。这句话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硬六连’的兵,成了六连的魂。”

  训练开始了,短停射击、卧倒、反身卧倒以及滚进,这些都是战术训练最基本的动作。“向前跃进,左脚伸出,脚尖勾起,右腿屈膝,利用身体惯性前行,停住后迅速出枪瞄准。”入伍6年的士官班长林康介绍着短停射击的动作要领,这些动作,都是远在海训场的战友们每天要练的,因为工作安排、伤病等原因留下来的队员,同样做得很认真。

  “不管在哪里,都应该保持最好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随时为国出征。”中午时分,记者在营房再次见到6名队员,上等兵海浩这样告诉记者。去年,作为“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英模部队”一员,他在“9·3”阅兵仪式中接受检阅,和他分享这份荣光的,还有他的亲兄弟,同在六连的上等兵海义。

  在北京集训时,海义因为伤病原因先后4次被调整出正式受阅方队,海浩在正常训练时间之外,不断拉着弟弟“开小灶”,好几次都是清晨4时不到,已经全副武装站在了训练场,“当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作为‘硬骨头六连’的兵,不求给连队争荣誉,但绝不能给连队拖后腿。”最终,兄弟俩一起走过了天安门。

  普通战士能当业务骨干、一般士官胜任班长岗位、班长能接替排长指挥、干部具备上一级任职能力。这是一名首长视察六连时的赞许,也是六连战斗力的生动写照。每一位加入“硬骨头六连”的兵,都以能有这样的服役经历为荣,也都自我加压,努力让自己成为最出色的那一个。

  林班长接着说起这样一个故事:今年3月,连队举行基础体能大考核,大学生上等兵李康厚在单杠器械2练习前向他定下目标,“连队纪录是107个,我今天一定完成110个!”

  正是倒春寒的天气,刚做过70个,李康厚的双手就已经被单杠摩擦得鲜血直流。不少战友劝他停下,他却咬牙坚持到了109个,终因体力不支,从器械上掉下来。“大家都祝贺他,拼出了新的连队纪录,可他却愧疚地和我说,班长,答应你的事没做到,我不是个合格的六连兵。”握着那双血肉模糊的手,林康说他第一次在训练场上流了泪。

  “脱离”大部队近3个月,战士们依然十分关心百里之外濒海驻训场的海训情况。

  “今年没赶上,明年我一定要去。”最年轻的苏江钦,“不小心”说了句实话,也道出了在场每一个“硬骨头六连”人的心声。

  驻浙空军航空兵某部——

  直冲云霄,为祖国飞行

  记者 吕玥 实习生 张卓

  驾驶战机在空中飞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英姿飒爽,直冲云霄——这是很多人印象中空军飞行员的姿态。“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走进驻浙空军航空兵某部,近距离体验了解空军飞行员的日常生活,听他们讲述驾驶战斗机在天空飞行的独特感受后,发现那样的状态,其实仅仅是飞行的一面。驾驶战斗机翱翔蓝天,并没有想象中的浪漫。

  下午3时许,站在空旷的停机坪上,烈日当空,万里无云,这样的盛夏是飞行的最好时节。经过一天的炙烤,整个机场散发出一种蒸腾的热感,让人有些胸闷。说时迟那时快,伴随着巨大的轰鸣,一架战机已从跑道一端落地,拖着一朵巨大的伞花疾驰而来。

  从跑道尽头转弯,战斗机在飞行员的操纵下,稳稳当当地向机棚后方绕过来,入位、停毕。机舱盖打开,摘下飞行头盔的飞行员郑涛满头是汗,甚至连眼睫毛上也挂着汗珠。

  “这么热?”见记者诧异,一旁的机务人员解释:“现在外部温度高,机舱盖又是全透明的,飞机降落,环控系统关闭后,整个机舱就会像个大蒸笼一样,温度蹿到50摄氏度以上。”

  虽然是盛夏,但每次飞行,飞行员都要穿至少3层衣服。打底短袖,外加一件长袖制服外套,外面还要套上一身略显厚重的充气抗荷服。如果执行一些特殊任务,还需要穿上一整套用特殊材料制作的防辐射服,闷热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这不是飞行员辛苦的全部。一位飞行员告诉记者,其实每次走下飞机,尤其是执行重大任务后回到地面,在脚踏上舷梯的那刻,都有一种不受控制的轻微颤抖。

  这一方面来自身体在飞行时受到的几乎5倍于体重的物理压力;另一方面则来自难以名状的巨大心理压力。

  记者爬上高高的驾驶机舱发现,一个几乎容不得第二个人的狭小空间里,密密麻麻地遍布各种仪表设备,显得极为繁杂。不过记者眼中的杂乱,在飞行员眼里却是井然有序的精确。“如果把在飞行中的全部动作都进行分解的话,有时候短短5分钟里,我们在高空需要完成上千个动作。”郑涛给记者打了个比方,这不亚于常人在蹦极时还要集中注意力阅读一本内容复杂的书——驾驶战机飞行就要求具备这样高度的专注力和自控能力。

  “我们经常需要随时调整到这样的精神状态。”郑涛向记者描述,当一接到指令,穿上飞行服跑步前往战机的短短几分钟内,这种从头到脚的转换就完成了。而当一屁股坐进飞行舱内,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响起,周围所有的其他声音都显得微不足道,一切跟飞行无关的想法都被抛在脑后,身上所有器官都服从大脑的唯一指令:完成任务。

  若不然,飞行时驾驶杆多拉动一厘米,反应慢一秒钟,也许就是天壤之别。“尤其是在海面上进行超低空飞行等科目训练时,脚就像快踩到水里的感觉,而飞机正以超音速前进,手哪怕微微颤抖一下,都有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郑涛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飞行时的高度紧张,当走下飞机,签字,收拾头盔和装具完成后,比起有车来接,很多飞行员都更喜欢走回休息室。“就是喜欢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他说。

  与飞行的辛苦相比,更让这些年轻的飞行员放不下的,是那份对家人的牵挂和照顾不到的歉疚。“你看我们这里很多飞行员,经常不能和家人团聚,哪怕家人住得再近,就在与机场一墙之隔的家属区里,一旦执行重大任务,军令如山,常常会一个月都见不到一面。”说这些话时,郑涛看着远方。

  夏夜的月亮早早升起。当别人挥去一天忙碌工作的疲惫,与家人欢聚在热腾腾的饭菜前时,飞行员们正远远望着正在加油的战机、闪烁的跑道灯,等待着下一个架次的起飞。那一刻,郑涛说他经常想起当年那个报考军校飞行员的自己,憧憬着有朝一日驰骋蓝天,更满怀万丈豪情,期待为祖国飞行。天空见证,所有飞行员的热血与奉献。

标签: 军营;部队;建军节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