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展望经济走势 中国经济的故事远未结束
2016年08月02日 02:53:29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郑夏忆

1.jpg

  浙江在线8月2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郑夏忆)“G20峰会很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杭州的整体基础设施在完善,通过这次大会,能在全球范围内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杭州,提升杭州的国际影响力。举办好这次国际大会,是浙江要完成的任务,而且要完成得漂亮。”7月30日在温州召开的“放眼全球 赢向未来”2016首届温州财富高峰论坛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对即将到来的G20峰会满是期待。

  樊纲从“中国经济近期波动与长期发展”的宏观层面分析入手,深入剖析了当前经济走势,他认为,从2011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已经下行了五年,中国的投资、工业生产、GDP等都在下行,但宏观地看,当前的经济基本形势虽然仍在下行,但中国经济肯定会变化,中国经济的故事远未结束。

  处在周期性低谷里

  无需过度悲观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欧洲基准利率呈负值,日本迎来了第三轮扩大货币宽松……而樊纲认为,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来自于过去十年内。

  观察中国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分别在1992年和2007年达到两个高点。“这八年的时间就像一个轮回,跟现在对比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都面临着产能过剩、债务危机、银行坏账、库存积压等一系列问题。”樊纲说。

  “现在的问题是过去造成的,放眼全世界,只要有市场经济历史的国家,都经历过这样的周而往复,一轮一轮的经济过热势必带来一轮一轮的产能过剩。”樊纲表示,过热增长的后遗症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消除,一些过热产业的过剩产能也需要一定时间清理。虽然中国经济的特点是软着陆,但软着陆也是着陆,基本的问题还是产能过剩。

  樊纲认为,软着陆的好处是比较稳定,坏处则是时间长,从2011年开始下行的经济,已经持续了至少6年,我们要有思想准备,中国目前还要在低迷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只不过是处在周期性低谷里,无需过度悲观,如果正视这一系列问题,逐个攻破,中国经济将很快走出低谷,中国经济的故事远未结束。”

  浙江市场经济发达

  资源配置灵活

  “在这个时期里,不得不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樊纲说,供给侧短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恰恰就是消除产能过剩,通过改革实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改革作为一项“长期政策”,通常不会立即见效,但坚持不断地作用于供给方,在劳动、资本、体制、知识技术四大要素上下功夫,提高“潜在增长率”势在必行,任何时候都不能停。

  樊纲分析称,我们通常所说的市场经济机制,例如优胜劣汰,通常在经济过热时遁形,而在经济低迷时能发挥它的淘汰机制,各产业开始出现分化,专业集中程度上升,兼并重组、整合正在发生。

  而劳动、资本、体制、知识技术四大要素作用于市场,就产生了市场的优胜劣汰。樊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浙江市场经济发达,非常有条件做市场的资源配置,由市场主导进行兼并重组,比较灵活,还能规避资产流失的问题。

  联接世界机会更多

  防范汇率风险

  针对当下热议的人民币贬值问题,樊纲认为,综合汇率而言,人民币并没有贬值,甚至有所升值。人们普遍认为的人民币贬值,指的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对英镑、欧元等依然在走强。

  樊纲说,汇率不是中国自己能决定的事情,至少是两个货币之间的关系,甚至是人民币与所有货币的关系。如果其他货币之间的关系都没有改变,这时候人民币贬值了,那是真的贬值了,而目前,是其他货币对美元贬值,拉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未必可以说人民币贬值。

  自中国加入SDR以来,改变了固定汇率的机制,由单一美元变为一篮子货币,固定汇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何应对汇率风险,中国的银行和企业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这次G20峰会后,必然有更多联接世界的机会,温州、杭州乃至国内的民营企业都应该学着在汇率波动中生存;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应该为企业提供一些产品对冲汇率风险。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企业财务人员要学会应对汇率风险和管理对冲,如果处理得当或许还能套利,当然最基本的是要防范风险。”樊纲称。

标签: 中国经济;G20峰会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