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1 07:30:15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林梢青
《黄山汤口》
浙江在线6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林梢青)6月19日晚,今年春拍最受关注的黄宾虹92岁名作《黄山汤口》,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中以3.45亿元天价成交,创下画家本人最高拍卖纪录。黄宾虹成为中国近现代书画领域继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寿、徐悲鸿、黄胄等之后,又一位单件作品破亿的画家。
对于深爱黄宾虹艺术的人而言,这一晚的意义绝不只是数字上的,有人形容为“终于实现了梦想”——黄宾虹的作品终于有了一个与其艺术价值、历史地位相匹配的市场价格。
2015年,钱报曾联合浙博、中国美院共同推出“纪念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系列大展”,对黄宾虹艺术、人生及其家人做过全方位的报道。昨天,黄宾虹的外孙女赵茹理女士得知消息后给记者发来微信:“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最高兴的是从中看到外公的艺术成就越来越被世人认识,艺术价值得到应有的肯定。我妈若活着,一定会非常非常高兴。”
当年黄宾虹曾说过:“我的画要五十年后才有人懂。”
在去世63年后,在齐白石、潘天寿等同时代画家,甚至自己的学生李可染的作品都纷纷过亿之后,黄宾虹的作品才实现价值回归,确实令人唏嘘。诚如浙博黄宾虹研究专家骆坚群在朋友圈里问的一句:盛事,如你所愿否?
黄宾虹遗作及所藏书籍文物等万余件,在他逝世后全部捐献给国家,由浙博收藏管理至今。如今,浙博孤山馆区有黄宾虹艺术馆,前不久正在整修的北山路栖霞岭黄宾虹故居纪念室,预计也将于本周末重新开放。
一段友情
和绝笔巨制的《黄山汤口》
黄宾虹此前的拍卖纪录是2014年在中国嘉德创作的:6267.6万元成交《南高峰小景》。《黄山汤口》则是他生命最后一年的集大成之作。
19日当晚从72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激烈竞价,21点24分,场内中区一位买家报出“3亿”的价格,经过短暂的宁静,最终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达3.45亿元。
据传,买家来自山东雷丁新能源汽车集团。
这张画是黄宾虹赠给好友陈叔通的,说起来还和黄家“特供”的茶叶蛋有关。
浙博有一份黄宾虹太太宋若婴的手稿,提到1952年2月家中来了两位贵客,“我们以茶叶蛋招待客人”,因为,“按安徽人的风俗,以茶叶蛋待客是很要好的意思。”
这一天来到家里的,是陈叔通和邵力子。黄宾虹太太在回忆中说:“他与陈叔通先生交往甚密……陈先生要他画一个卷子,他早已画成,就待题款。在题款时,陈先生要他称呼老弟,他执意不肯,两位老先生谦让了好些时间。”
在黄宾虹生命中,陈叔通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贵人”。陈叔通是杭州人,曾是前清翰林编修、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浙江兴业银行董事。
1921年,黄宾虹58岁,正是通过陈叔通举荐,得以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美术部主任。
陈叔通收藏了黄宾虹许多精品。翻开浙博黄莺所著的《宾虹南归形迹录》,人生最后那几个月,黄宾虹还接连为陈叔通画了多件作品。最后一件便是《黄山汤口》。
1955年3月25日,凌晨3时30分,因胃癌救治无效,黄宾虹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二岁。
以门槛为界
他的遗作和收藏悉数捐献
黄宾虹过世隔日的公祭大会上,家人遵照他的遗愿,宣布将他的遗作及所藏书籍文物等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这几乎是国内迄今数量最大、最完整的捐赠,包括先生的居所,由浙博收藏管理至今。因此今天我们才得以在西湖周围,见到他的故居、展览与艺术馆。
2015年的“纪念黄宾虹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大展”,每天的观展人数高达数万人次。清明节清晨,浙博馆长陈浩、副馆长许洪流,将当时仍在世的黄宾虹小女儿黄映家和外孙女赵茹理接到馆里,用3个多小时看完了整场大展。
当时黄映家还清楚记得,某日晚饭酒后,父亲认真地同母亲讲:“我的画要五十年后才有人懂。”当时,谈起父亲的画被越来越多的人懂得,她说:“如果父亲知道,一定很高兴,他明白自己的东西是好的,他一直都这么说。”
她总是想起父亲在家里作画的样子,“从早晨到半夜,他好像一直在画画,到家里就一定能看到”。
她也记得当年捐赠的情形:“以门槛为界,门槛这边是父亲住的地方,全部捐献。那边则是母亲烧饭的地方。”
“有舍不得吗?”
“作为私人来讲,也有点舍不得,只是舍不得而已嘛,也只是生活上好一点坏一点这个区别。”
“他也送人画,不过一般都送给不在一起的人,他没把这个当成财产,好像要叫你收好,没有,他的价值观不在这里。”
“捐赠是父亲很早就有的意思,他的东西我们更不敢动,那是他辛苦一辈子的东西。所以,我们家没有分过家。”黄映家当时说。
如何看待黄宾虹
真正的功绩是在将来
中国嘉德表示,经过此次拍卖,不仅意味着黄宾虹作品价值回归,也体现了市场对虔诚专注的艺术家的认可和尊重。
昨天,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王霖在2015年展览中的访谈,又被大家重新找出来转发。
他说道:“我觉得黄宾虹不是神话,我希望人们能更真实更亲切地看待他,通过大家的讨论,还原他,更好地学习他。黄宾虹的艺术是多维度的,综合了很多素养,所以不适合单一地用学者、书画家、鉴藏家等身份去限定……我觉得在整体趣味上,黄宾虹改变了人们的眼光,教养了我们几代人。我们总是要通过杰出人物的引领来发现更好的东西。所以我认为他的贡献决不止在作品本身,更在于数十年来他对整个中国绘画领域一种教养式的指引,大家在他面前知道谦卑,知道向什么样的传统学习。即使经过了这几十年,人们的眼光仍然有限,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大家都会看懂他。”
他还说,黄宾虹真正的功绩是在将来,现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也有待人们进一步的了解。对黄宾虹的认识这二十年来相对热闹,但广度够了,深度还是不够。陈寅恪热也好,黄宾虹热也好,它们的形成都证明人们对学术或艺术的高度有一种期待,“既然我们曾经缺失,现在就该趁此机会把它们寻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