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院长眼中的生命守护战

字体:
—2023—
01/04
07:50:54
2023-01-04 07:50:5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执笔 沈吟 郑文 通讯员 李文芳

  浙江在线1月4日讯(执笔 沈吟 郑文 通讯员 李文芳)这些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虞洪,每天上班第一站,不是自己办公室,而是急诊抢救室。

  “急诊是重症病人的生命驿站。一早来看到抢救室还有空床,我就安心点。如果没有空位,就要马上去协调。”虞洪说,“现在是举全院之力疏通急诊。”

  这也是该院院长蔡秀军提出的要求——急诊抢救室必须动态保证至少1至2张空床位。如此,才能保证120急救车送来的病人得到迅速收治。

  刚过去的元旦假期,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急诊中心一直高速运转——

  2022年12月31日,该院庆春院区和钱塘院区急诊接诊2450人,送抢救室抢救134人;2023年1月1日,急诊接诊1924人,送抢救室抢救119人;2023年1月2日,急诊接诊1900人,送抢救室抢救116人……赢得时间,就是赢得生命。

  “这一波重症对医院冲击太大了。中央提出‘保健康、防重症’目标,我们现在就是要把重症病人尽量都抢救过来。”蔡秀军说。

  一场生命守护战,正在包括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内的各大医院里打响。

  每天两场例会,疏通堵点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以来,分管医疗的副院长虞洪每天要组织两场院内的新冠医疗救治工作例会:上午11时半一场,晚上9时一场。

  虞洪说,选这两个时间段,是为了尽量不耽误医护人员手头工作,“上午场我们一般边捧着盒饭边开会;晚上场在线上举行,汇总当天的情况。”

  三年前,作为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浙大邵逸夫医院医疗队领队,虞洪率领142人的团队,白衣为袍入荆楚,在武汉协和医院、武汉肺科医院打了两场硬仗。而这次,他们要在“家门口”与病魔直接较量。

  2022年最后一天的线下例会,提前到了上午9时。因为当天有件要事——进一步扩容转化ICU(重症监护室)床位。

  根据国家卫健委要求,三级医院综合ICU要达到床位总数4%的比例,并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ICU床位。

  浙大邵逸夫医院原有的137张ICU床位早已满负荷运转,可转换ICU床位也已使用98张。加床,刻不容缓。

  然而,困难比预想的多。“5楼不能再开ICU床位了,压缩空气的管路太细,超过12张床位同时使用呼吸机的话,空气压力达不到标准。”后勤工作人员表示。

  与此同时,医院用氧量激增,每天连轴转的制氧设备供氧管道结冰严重,影响液氧气化率。

  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紧急确认了庆春院区2号楼4楼的病房,压缩空气管路达到标准,昨天晚上已经在准备了。”医务科科长戴胜接过话茬。

  浙大邵逸夫医院两院区床位总数3300多张,按要求,ICU和可转换ICU床位达260多张即可。但医院高度重视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想方设法扩容ICU床位,预计能增加至350张,给更多病人带去生的希望。

  “今天先保证庆春院区2号楼4楼启用,你们继续找可转换ICU病房,做好准备,一定要有余量。”蔡秀军说,“4楼那边要忙的人,现在就去吧。”

  话音刚落,后勤等几名同事立刻起身,余下的人继续讨论。

  在场旁听的记者看到,奋战多日,大伙的神情都有些疲惫,但精气神仍在。

  两周前是医护人员减员最严重的时候。好在大家咬牙坚持,渡过难关,如今97%的医护人员都返岗了。

  危急重症患者不断增加,急诊和ICU压力巨大;新设备采购告急;原定的择期手术推迟很久了,怎么处理……会上抛出的难题还有很多,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会后继续协调。

  “每天的例会,我们既疏通堵点,也疏导大家的情绪。要解决问题,也要给各科室主任吃下定心丸,看到全院都齐心协力迎战,让他们把信心传递给科室。”虞洪告诉记者。

  未雨绸缪,“新建”呼吸道急诊室

  多想一步、先行一步,才能有效应对变数。

  “我们在武汉接管的就是重症病房,所以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我马上想到了重症病房的重要性。让病人在重症病房得到快速处理,缩短缺氧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这一点,虞洪深有体会。在他看来,全院迎高峰做了两件很重要的事:急诊迅速扩容和建新冠重症病房,“一部分急诊病人需要插管后送ICU;另一部分病情虽重、但不需要插管治疗的,就可以送入重症病房。”目前,两院区16个重症病区收治了近700名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

  重症病房,成为患者人数日益爆棚的急诊和ICU之间的重要桥梁,将救治的关口不断前移,大大降低重症转为危重症的风险。

  其实,医院最早的设想,是由感染科和呼吸科专门来收治新冠感染病人。但患者激增,仅靠两个科室,力量根本不够,需要全院迎战。

  医院成立了两院区新冠相关危急重症救治筹备专班,虞洪是专班组长之一,全面负责医院可转换ICU建设、新冠重症病房设置,以及急诊、发热门诊空间拓展等与疫情救治相关的改造事宜。

  “发热门诊、急诊和ICU,是3个最容易发生医疗挤兑的点。”虞洪的预判很准:元旦前,发热门诊数已大幅回落,随之而来的是急诊接诊量大幅上升,ICU床位告急。

  当时,小小的急诊室里,排了4条长队,预检、输液、抽血,大量急诊人员拥挤在一起。

  虞洪看到后急了,这样肯定不行!“我们迅速对急诊室做了最大限度的扩容,相当于重建一个呼吸道急诊室。”

  在医院管理层统一部署下,扩大急诊诊区和输液室,新的呼吸道急诊室被安排在了老门诊大厅一楼,由全科医师整体接管。

  “我们要让急诊功能回归,新冠感染患者轻的输液或配药回家,重的去急诊抢救室。让急诊能真正抢救新冠感染危重症病人,救治非新冠感染的创伤和急性病。”虞洪说。

  虽是临时开辟的区域,虞洪考虑得很周到:大厅空间较大,空调温度要调高;晚上就诊的多,照明灯光也要调亮……尽量让就诊人员更舒服些。

  集中挖潜,连夜改造ICU病区

  每一张ICU床位,都承载着急危重症患者生的希望。

  庆春院区2号楼4楼原先是CCU(心脏重症监护室),心内科搬到新大楼后空置了。疫情高峰来袭,这里被重新启用。记者跟随虞洪来到此处,ICU改造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过道上堆着许多新拆封设备的纸箱——病床、电脑是前一天晚上连夜搬来的,监护仪是新买的,还有很多设备则是从手术室拆来的。非常时期,床位资源统筹、设备统筹、人员统筹,全院一盘棋,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潜。

  现场,工程师、护士等正在紧张调试。“别看现在还像‘工地’,下午一定能开出来。”虞洪对此有信心。

  医护人员则是从各科室抽调骨干力量混编组队,前一天已经接受了培训。但现在,呼吸机还缺。

  “昨天不是新到了12台吗?”“剩3台,其他的已经用掉了。”“总共还差几台?”

  简短的对话,却反映了严峻的现实。这段时间,医院已从手术室拆来了众多设备送进ICU,但呼吸机缺口仍不小。

  “去问问钱塘院区的情况,看能不能先匀几台过来。”虞洪知道,相比庆春院区,钱塘院区收治的危重症病人相对较少,设备还有余量。戴胜立马致电询问。连日来,他的手机每天要接打两三百个电话协调工作,连着半个月都睡在办公室。

  多方协调下,2号楼4楼所需的呼吸机终于凑齐了。2022年12月31日傍晚,第一批患者入住;2023年1月1日,改造后新增的ICU病区投入使用,共有26张床位,很快被收满;危重病人还在不断送往医院,他们又将目光锁定在医院的新大楼14楼,这里还能新增45张可转换ICU床位。

  “现在每天都有新情况。我们的方案在不断完善,从每个环节各种情况充分考虑,做到更精细。”这些天,蔡秀军经常去病房,掌握医院整体动态,“接下来估计还有不少老年病人、重症病人到来,我们会努力做到危急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希望这波高峰能尽快过去。”

  这场生命守护战,仍在继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医院;医护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