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薪传好时光·浙里幸福年” 浙江省2023非遗春晚陪你过大年

2023-01-20 07:07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遥

  薪传好时光,浙里幸福年。1月19日,浙江省非遗春晚暨非遗过大年活动在杭州临平区丁山河村“塘栖百匠”非遗工坊拉开帷幕。

  过暖冬“浙”里年味正浓

微信图片_20230119202652.jpg

  写春联、打年糕、捏米塑等民俗活动尽显浙江的乡情、乡味、乡风、乡音;年货集市让群众体验到传统赶集与现代市集的双重乐趣;水乡社戏展现着万家灯火的浓浓年味。

  “新春之夜团圆饭,家宴合餐共品尝”,在“薪传好时光·浙里幸福年”浙江省非遗春晚暨非遗过大年启动仪式上,村民朋友们齐聚一堂,在农家院子里品尝老底子味道的年夜饭,观看传统表演类非遗项目,围炉煮茶话家常,感受喜庆和温暖包裹的氛围。五谷丰登、粢毛肉圆、红烧羊肉、吉祥春卷、八宝饭……一道道非遗美食上桌,疏解着一年以来的疲惫,是乡愁最好的慰藉,也体现着延续千余年属于中国人的仪式感。

  现场的非遗展演从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的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到“模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的临平滚灯表演;从以说学逗唱为主的小锣书演绎,到传统茶食糕点的品尝等,无一不让人感叹这些传统技艺,穿越沧海桑田,历经世事流转,正焕发新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30119202656.jpg

  新春时节,看一场地道的水乡社戏,赶一场热闹的年货市集是江南水乡的传统项目。在塘栖百匠工坊旁的社戏码头,村民们聚拢在一起,观看“梁山伯与祝英台”“追鱼”“游上林”等戏曲,感受热闹的村社集市氛围。

  集市现场,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王元兴特色菜点烹饪技艺携八大碗特色菜品前来助力;更有老底子的土灶红烧羊肉、法根糕点等美食点心的传承人现场展现非遗技艺;还有精心打造的文旅市集等待市民来采购年味好货,如大红灯笼、精美窗花、迎新春联、精选腊味、手削藕粉、传统茶食等,融合文化体验与商品展销,促进当地文旅消费。

  非遗工坊助力“浙”里振兴

微信图片_20230119202700.jpg

  作为2023年浙江省“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系列活动之一,省非遗春晚的举办地也颇具特色。这是一个坐落在塘栖镇丁山河村的小院子,白墙黑瓦,依河而建,被当地人称为“幸福的院子”。

  在这个院子里,集聚了百位手艺人,通过发扬传承老底子糕点制作“土手艺”,因此也叫“塘栖百匠”非遗工坊。在这里的手艺人个个身怀绝技,充分发挥各自技艺,生产麻酥糖、大麻饼、椒桃片等50多个单品的非遗茶食,以及“传粽接蛋”“孝心包”等节日礼包,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微信图片_20230119202648.jpg

  “吃的是糕点,品的是文化”。“塘栖百匠”非遗工坊致力于运河文化的传承传播,在制作传统糕点之余,关注塘栖本土文化的延续与焕新,于2021年建设“幸福的院子”非遗体验基地,两年来深耕细作,已经集结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清水丝绵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运河船民习俗,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统茶食制作技艺、米塑制作技艺,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月饼制作技艺、灰鸭蛋腌制技艺,运河沿线代表性民俗生产活动老虎灶打年糕、土灶撘锅糍等30多种非遗项目,奠定了百匠工坊建设的基础。通过老手艺人带新手艺人的方式,百匠工坊使得每个人的老行当有了用武之地,也让手艺得以传承,把塘栖糕点背后的文化传递给了更多人。

  书坊驿站拓宽“浙”里非遗圈

  与会嘉宾在参观百匠工坊,游览非遗手作的同时,都对“塘栖百匠”非遗工坊里设置的临品书坊、临品驿站表示赞许。从临品书房和驿站的窗外望去,河塘、农田、村舍一览无余,尽显村落的原真和古朴,也方便村民在家门口参与各项文艺活动。

  自书房和驿站开设以来,先后邀请俞彩根等10余位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驻场,开设非遗传承故事会、非遗技艺体验、非遗作品展览等活动,更好地连接非遗和现代生活,让非遗走进人民群众,赋能乡村文化发展。

  据悉,浙江各地的非遗年俗活动火热展开,全省各地的人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品尝非遗美食、体验非遗技艺、欣赏非遗展演。除了线下活动,浙江“非遗在线”数字应用也将在新的一年,通过数智决策、集成评估、非遗Go云体验应用等内容,更好地发挥浙江非遗的优势。

编辑:杨烁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薪传好时光,浙里幸福年。1月19日,浙江省非遗春晚暨非遗过大年活动在杭州临平区丁山河村“塘栖百匠”非遗工坊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