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哪个瞬间
让你觉得运气爆棚
一路10个红绿灯,全是绿灯
这时的你,是否心情倍棒
这种好运气
在“绿波带”就能实现
随着城市框架东拓西延
瓯海大道高架虹吸效应明显
交通流量不断攀升
道路通行能力
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通行需求
温州公安交警
积极推进“公安大脑”建设
用数字化手段
建设温州大道潮汐绿波带
实现“快速路”的通行效果
“绿波带”
“绿波带”是一种信号灯多点控制技术,依托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实现对交通信号的远程控制和多时段自动调节。也就是运用信号机协调联动控制和互联网技术,把一个个独立的路口串起来,通过设定路口之间红绿灯启动时间差,实现多辆车“集装箱式”连续通过多个路口,达到“一路绿灯”的效果,提高通行效率。
温州公安交警是如何
通过“绿波方案”改造温州大道
为瓯海大道引流线路的
一起来看看
↓
“亲警务”建设
打破“潮汐车流”硬瓶颈
瓯海大道高架作为连接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和动车南站的重要通道,交通流呈现明显的潮汐现象。据统计,瓯海大道高架西往东方向上京隧道路段和东往西方向浃底隧道路段,分别在早高峰(7时30分—8时30分)和晚高峰(17时00分—18时00分)遭遇通行瓶颈。而在高峰期车流饱和状况下,瓯海大道高架快速路通行平均车速为42-49公里/小时,远低于瓯海大道高架快速路的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处于缓行状态。
针对“潮汐车流”这一硬瓶颈,温州公安交警试图引导分流,选择地理条件最优的温州大道作为瓯海大道交通流量分流替代道路,但由于温州大道(汤家桥路至富强路)段共有16个信号灯,且信号灯不联网、行程时间不可控、驾驶体验不连续,导致分流效果不明显。
同一时段车流量对比
对此,温州公安交警围绕“亲警务”工作理念,在多维度数据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加快升级温州大道智能信号灯,联合互联网企业、信号优化团队按照“时空一体化”设计的要求,制订温州大道(汤家桥路至富强路)段“潮汐绿波”方案,在平峰时段设置双向绿波,在早晚高峰实现大车流通行方向精准畅行,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确保市民出行畅通安全。
“绿波带”护航
实现“温州速度”大飞跃
“绿波带”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市民创造畅通有序的出行环境,今年3月,温州大道“潮汐绿波”正式运行。市民按照50-55公里/小时的建议时速,在早高峰西往东、晚高峰东往西驾车行驶,即可体验一路绿灯。
4月中下旬,温州公安交警在高峰时段开展畅行测试。在晚高峰东往西方向的畅行测试中,测试人员分两组同时在17时30分出发,分别从瓯海大道高架汤家桥上高架和温州大道汤家桥路口沿温州大道,以建议时速行驶至茅永路口。测试结果显示,瓯海大道高架通行用时15分41秒,温州大道“绿波带”段通行用时10分41秒。沿途16处信号灯的“潮汐绿波”路段相比高架,用时缩短了5分钟。
温州大道“绿波”速度前后对比
据温州公安交警指挥中心数据监测和分析,温州大道(汤家桥路至富强路)段实施“绿波”前后的速度提升显著。早高峰西往东方向通行时长从15分56秒有效缩短至10分29秒,平均车速从22.5公里/小时提升至42.6公里/小时。晚高峰东往西方向通行时长从17分42秒有效缩短至8分11秒,平均车速从21公里/小时提升至45.4公里/小时。
“最多等一次”升级
稳固“四横四纵”全畅行
截至目前,近年来,温州公安交警在市区“四横四纵”的路网格局中开通“绿波”路51段,总计126.55公里,涉及路口数377个。从协调控制策略进行分类,主要有“单向绿波”“双向绿波”和“潮汐绿波”三种类型,覆盖时段分别从高峰、平峰延伸至夜间低峰时段。51段“绿波”总停车次数从优化前的235次下降至74次,总停车次数减少了161次,下降率为68.51%。
为方便市民出行,目前,在高德地图导航软件中,可区分“绿波”路段。
经过“绿波带”前要关注信号灯信息,按照绿波速度行驶才能享受一路绿灯。但是,请大家在行驶过程中,不要过分在意速度而选择超速或强行超车,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
市区已投用的51段“绿波路段”
注:除温州大道“潮汐绿波”外,其余“绿波”路段在平峰时段,可达到“最多等一次”的效果。而高峰的大车流,也会影响这些路段的“绿波”效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