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4日讯(记者 蒋欣如)怎样以法治手段保障民企公平市场准入?惠企政策如何切实高效兑现?近日,省人大财经委深入企业调研走访,联合省发改委等10个部门和基层人大成立工作专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法治保障重点课题研究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目前,课题研究已形成阶段性成果,调研收集到的138个问题,已有128个在《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中予以回应。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人大常委会聚焦助推三个“一号工程”,系统谋划推进调查研究,紧盯当前制约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短板“全面体检”,结合今年原定的立法计划、监督计划做加法,力求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和群众可感可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沉到一线接地气,才能摸清症结。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全员参与、人人担责,各调研组分赴省内外,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调研,直奔问题、直面矛盾。监察司法委围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展监察机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题调研;民宗侨外委以服务推进开放提升,多次与华侨归侨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提出的建议已列入相关领导小组年度工作要点;教科文卫委谋划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审议工作,助力强化高校源头创新地位。
调查研究要转化为实际举措。《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执法检查中,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围绕条例中的62个“应当”开展靶向监督,对反映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二次检查,督促相关部门提出下步工作打算,通过人大监督职能,提升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
基层人大和分布在全省的代表联络站,成为人大调查研究工作的“小切口”。省人大常委会将大数据、基层单元数字应用场景等作为蹲点调研的有力补充,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共收到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和情况1.7万多条,均已实时按照分级分类处理的原则交有关部门处理。
各级人大把密切联系人大代表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确保将调研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结合《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将邀请11名市人大代表作为营商环境“体验官”,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客观真实为营商环境提供评价。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形成问题建议清单,已推动相关部门反馈阶段性整改措施55条。
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调查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对调研过程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加强重点问题研究,打通调研成果转化路径,实现调研成果运用的最大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