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29日讯(记者 李灿)在全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重要节点,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共同主办的共富善治大讲堂,6月28日正式开讲。
线下,进修班、中青班和党校教职工等500余人在省委党校主课堂听课;线上,2.19万余名学员在“浙里干部之家”平台收看同步直播。
这么多人聆听,究竟是什么课程如此有魅力?
一
“近代以来,中国通过长达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建立在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中国国情之上的现代化内容、方式和路径,这是对国际社会大家庭的一大贡献,也为那些在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操着亲切的乡音,余姚籍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用主题报告《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第一讲。他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从文明、文化的历史纵深和国家、民族的现实广度全面系统解读现代化的内容、方式和路径。
听课学员大呼“解渴”,“郑教授既答疑解惑,让我们茅塞顿开;也阐释学理,指引我们深入思考,为我们更加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全面准确理解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提供了一把学习‘金钥匙’。”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本次大讲堂的学习成果,与当下正在推进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三个“一号工程”等重要工作相结合,努力转化为工作成效。
二
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指出,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只有这样,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做到带头学、深入学、持久学,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
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好培训,要有好平台、好师资、好课程。共富善治大讲堂,是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在总结这些年来线上专题培训有效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搭建推动广大干部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新平台。
坚持“高端、专业、权威、前沿”的目标定位,大讲堂以知名学府为依托,邀请相关领域顶级专家学者授课。
坚持“贴近中心工作、切中当前热点、瞄准干部短板”的要求,大讲堂构建以政治能力、视野格局、专业素养、人文精神、家国情怀等五大模块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坚持“一地授课、全省共享”的模式,大讲堂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纵贯到底、泛在可及的教学网络,为实现优质资源直达基层、全员可学提供强大平台支撑。
三
我们党自建党以来,就始终把加强自身学习作为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强调要“全面增强本领”,而且把“要增强学习本领”放在“增强八项本领”之首。
为守好党在浙江百年奋斗的“红色根脉”,浙江始终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从严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教育。
而依托“红色根脉”独特优势,浙江大地已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课堂。
为了更加精准地为干部铸魂赋能,近年来,省委组织部在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上都有亮点突破——
大幅增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比重,省、市、县三级党校中,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占比均超过70%;
编写用好《“八八战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等优质教材,2018年以来各级党校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1675门;
建立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开展政治建设调研分析和“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沿着习近平同志浙江足迹在全省布局100个现场教学示范点……
今年围绕省委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实施三个“一号工程”挖掘推送案例;创新“学界、政界、业界”三界融合新机制,通过党校教授“讲”,决策者、亲历者“说”,案例发生地干部“谈”,有效增强学习针对性;创新开展网络教育培训,通过构建知识图谱、推出“培训码”等数字化赋能手段,全面重塑干部教育培训新形态。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新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广大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精准赋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