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点绿成金,逐梦山水间

裘丽琴:绿富美的故事翻开新页

字体:
—2023—
07/01
07:22:58
2023-07-01 07:22:5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李世超 共享联盟·安吉 章俊文 袁志健

  裘丽琴(左)向记者介绍鲁家村的商业街。 拍友 袁志健 摄 

  鲁家村商业街所在地原貌。 鲁家村供图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上,裘丽琴发言。 新华社记者 李木子 摄 

  浙江在线7月1日讯(记者 李世超 共享联盟·安吉 章俊文 袁志健)夏日的一场大雨过后,安吉鲁家村的绿意更浓了。“嘀——”伴着悠扬的鸣笛声,网红观光小火车载着游客出发了。沿着4.5公里的铁轨,小火车穿行在农田、竹林和茶园间,串起18个家庭农场……

  嫁到鲁家村30多年,担任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12年的裘丽琴,得空总喜欢站在村两委办公楼的二楼,欣赏眼前这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村居图,眼神里写满幸福和欣慰。

  一次次深入基层后,习近平同志提出,要破解农村的问题,首先要从农村环境问题入手,这也是他给浙江“三农”干部布置的一大课题。

  20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鲁家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进而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作为亲历者,更是建设者,每每聊起鲁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总能引发裘丽琴很多感触,“因为这是鲁家村的成长故事”。

  20多年前,鲁家村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曾在全县卫生考核中排倒数第一。脏乱差成了鲁家村的标签,村民甚至编了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蚊蝇满天飞,臭气四季吹。”

  聊着往事,裘丽琴带记者来到村委门口,一边示意看不远处的房屋,一边翻出手机里的旧照片。“这是以前的破旧农房,你看照片上还有人在门口倒脏水。”指着照片里的破屋子,裘丽琴心情复杂,从年轻时嫁入鲁家村,到中年时成为村干部,她面对的一直都是个环境脏乱差的落后村。而彼时的安吉,随着“千万工程”的实施,不少村已率先整治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家园,这让裘丽琴很是羡慕。

  2011年,裘丽琴与村党委书记朱仁斌走马上任。经商出身的朱仁斌眼界开阔、敢想敢干,而裘丽琴则心思细腻,擅长做群众工作。新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大刀阔斧改善村庄环境,恢复乡村的绿色底蕴。

  第一步从何走起?村干部每天在村里转,边走边看边问,最后盯上了一件小事——垃圾入桶。“整个村连个垃圾桶都没有,环境怎么会好?”裘丽琴觉得,垃圾入桶看似小事,却关乎村民生活方式的变革。于是,村干部垫付资金购买垃圾桶,每25户一个。

  然而,要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谈何容易。放在路边的垃圾桶成了摆设,村民依旧把垃圾往路上扔、往河里倒,还有人抱怨:“扔个垃圾还要来管,村干部真是吃饱了撑的!”裘丽琴有些委屈,却也不恼:“村民是没有看到变化。只要干部作出表率,村民就能从变化中看到村子的未来。”

  那些年,她经常带着村干部下河捞垃圾、扫村道、入户宣传。即便常常吃闭门羹,隔天她依旧满脸微笑地去走访。渐渐地,村里没了垃圾,垃圾分类成为村民新的生活方式,裘丽琴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裘妈”。截污纳管、修整外立面、改造厕所、扩大绿化……在浙江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后的2013年,鲁家村终于摆脱了脏乱差。它像一个窗口,见证着浙江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

  村庄环境变好了,但产业发展依旧没有起色,大部分村民还是选择外出务工,“种一年田,赚两三万元,不如在城里打工。”

  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没有打通,城乡差距难以缩小,农民就无法安居乐业。就在2013年,为了巩固环境整治成果,鲁家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讨出路。现场你一言我一语,有要发展种养业的,有想引进工业企业的,也有人觉得乡村旅游才是出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我们可不可以流转全村土地,做成几个家庭农场发展旅游业?”裘丽琴的提议引发热烈讨论,最终大伙一致决定要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

  说干就干!裘丽琴联系上了在上海开设计公司的鲁家村人蒋文金,邀请其为家乡量身定制发展蓝图。3个月后规划图出炉,18个家庭农场布局错落、各具风格。紧接着整村土地流转的难题拦在了面前,这在当时闭塞的鲁家村算是个“新名堂”,村民意见不统一。于是,裘丽琴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求”土地。碰到难啃的“骨头”,就找上其亲朋好友一起上门劝说。再不成,索性带上几个小菜去村民家里“攀交情”……建设家庭农场的8000亩土地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被“拿下”的。

  鲁家村的“宏伟蓝图”随着县里各种招商引资活动逐渐为人所知,许多投资者看到后很心动。首批投资者之一的果园家庭农场主李诗红说:“眼前一亮,发展路子很有新意。”很快,规划图上的18个农场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项目。

  社会资本的涌入,也带来了乡村发展的新问题——村民利益如何保障?2015年1月,鲁家村引入专业旅游公司,采用“公司+村+农场”模式,让村民也能享受发展红利。“公司占股51%,村集体占股49%,每年能给村民分红600万元以上。”裘丽琴说,这种创新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让鲁家村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

  一辆观光小火车串联起18个家庭农场,最火爆时,一年吸引54万游客纷至沓来。为了把游客留下,裘丽琴建议村民对自家住房进行升级,改造成民宿、农家乐,增加收入。她和村干部则上门提供指导,联系设计公司。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房车露营基地、火车旅馆、小吃街等新业态也丰富了起来,村集体资产从原先的负债150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2.9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51270元。

  空闲时,裘丽琴会陪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乘上小火车感受绿水青山的魅力与美丽经济的活力。每每这时,她脑海中总会想起曾经的高光时刻。2018年9月27日,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裘丽琴作为农民代表站在联合国总部颁奖台上,讲述乡村变迁的故事。她感慨,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正是因为整治环境的基础打得够扎实、美丽环境的底子够硬实、乡村经营的模式够新颖,才让鲁家村轮番上演生动的“创富故事”。

  当下,鲁家村正全力打造“强村、兴业、富民”2.0版,卡丁车俱乐部、“两山”食堂、向往营地、亲子乐园等一批项目将陆续落地……裘丽琴和村民正在建设一个令人期待的新鲁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八八战略;典型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嫁到鲁家村30多年,担任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12年的裘丽琴,得空总喜欢站在村两委办公楼的二楼,欣赏眼前这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村居图,眼神里写满幸福和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