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连续十三年开班 “小候鸟班”今年有个亚运心愿

字体:
—2023—
07/05
08:32:54
2023-07-05 08:32:54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吕佐瑶

  浙江在线7月5日讯(记者 谢春晖 通讯员 吕佐瑶)制定课表,对接志愿者,布置场地,统计名单……7月初这几天,杭州钱塘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的社工们有点忙,忙着迎接一群“小候鸟”的到来。

  邻里社区是杭州首个专为新杭州人建立的社区,其中住着近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从2011年开始,邻里社区每年都会开设“小候鸟班”,帮社区里的新杭州人父母带娃,也带着远道而来的“小候鸟”们认识杭州、看看世界。

  今天,第13届邻里社区的“小候鸟班”要开班了。记者提前探营,看看这个特殊班级的变化,也听听孩子们的心愿。

  三个孩子第四次来杭

  爸妈既高兴又头疼

  7月2日一早,安徽阜阳中小学放暑假第一天,李奕晨、李若辰和李彦成三姐弟就跟着奶奶乘上了开往杭州的大巴。

  三个孩子的父母,是在邻里社区门口开淮南牛肉汤店的李泽江和杨士群夫妇。今年是一家人在杭度过的第四个夏天,也是孩子们第四次来到杭州。

  今年,牛肉汤店生意并不红火,下午和晚上生意都一般。李泽江想着要不索性关门几天,带孩子们去周边来几趟“特种兵旅游”。

  7月4日中午的就餐高峰时段,李泽江夫妻俩人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煮面、配菜、招呼客人。

  大女儿李奕晨有些内向,不爱说话,但会帮忙端碗、擦桌子;二女儿李若辰很会心疼爸爸妈妈,会在妈妈杨士群忙得满头大汗时递上毛巾;小儿子李彦成最调皮,在店里横冲直撞,免不了挨爸爸李泽江一顿骂。“等明天小候鸟班开学了,女儿可以学画画,也不用担心儿子在店里撞到客人了。”爸爸一边高兴孩子的到来,也有点头疼怎么照顾他们。

  小候鸟班填补家长遗憾

  大姐今年还要当志愿者

  对三姐弟来说,暑假除了能与爸爸妈妈在一起,最期待的还有邻里社区的“小候鸟班”。特别是二姐李若辰,眼里简直有光。她最喜欢“小候鸟班”里的绘画课。

  今年是三姐弟第四次参加“小候鸟班”,弟弟李彦成从蹭课的小跟班变成了“正式生”,大姐李奕晨则要去班里当志愿者,做几天小老师。

  对于社区开办的“小候鸟班”,李泽江夫妻俩连连点赞。“可以让孩子多见见世面,也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李泽江说,社区开设的“小候鸟班”算是填补了夫妻俩没能让孩子们在杭读书的遗憾。

  “小候鸟班”虽然每年只有暑假的三四十天,但公益课程可能给孩子们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杨士群就说:“两个女儿对画画的兴趣就是在‘小候鸟班’培养的。今年我也想找一个性价比高一点的画室,让两个女儿继续学绘画。”

  今年“小候鸟”来得特别多

  他们有个共同的小心愿

  开班前两天,钱塘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专门开了一次调度会,社区书记张敏华和社工们对开班后的每个环节一一核对,每一年都有新变化。

  相比过去三年,今年的“小候鸟”来得特别多,七月、八月两期已经全部报满。“每期35个名额,估计后续还有不少‘小候鸟’要加入。”张敏华说,“家长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让孩子在身边读书,每年的暑假团聚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分担一些压力。”

  如今,“小候鸟班”里的第一批孩子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步入社会。“三年前,‘小候鸟班’开办十周年的时候,有一群大孩子特意回来过,和弟弟妹妹们分享成长经历,他们都说这个班有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张敏华说,“小候鸟班”会一直办下去的。

  邻里社区“小候鸟班”是纯公益的,不收取任何费用,每天课程由公益组织和大学生志愿者来认领,开班期间还会组织多项实践活动和外出探访活动。

  今年是杭州亚运之年,在“小候鸟班”报名摸底的时候,很多孩子和家长都表达了同样的愿望:“亚运会正式召开的时候,孩子们就都回老家了,不知道能不能在暑假里带着他们去亚运场馆转转,看一场测试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亚运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